新商科背景下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Curriculum Reform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Graduat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New Business Studies
DOI: 10.12677/ces.2024.125293, PDF, HTML, XML, 下载: 49  浏览: 7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徐雪娇, 吴 优*: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孙 研: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关键词: 新商科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New Business Studie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radu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摘要: 在新商科背景下,对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当前,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上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课程目标设计不清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不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单一且实践性不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在新商科背景下,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开展改革措施,包括:基于创新创业需求重构研究生双创课程目标,构建研究生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注重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new business studies, reform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s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s imperative. Currently,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achieved many result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owever,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s, such as unclear course objectives,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monotonous content and lack of practicality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s, and incomplete evaluation syste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s. In the context of new business studies, reform measure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clude: reconstructing the objectives of graduate double innovation courses based on the demand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nstructing a system of integrated courses for gradu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cusing on gradu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al teaching, 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gradu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s.
文章引用:徐雪娇, 吴优, 孙研. 新商科背景下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5): 345-351.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5293

1. 引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高校开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并发展成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许多高校在双创人才培养、双创教育平台、双创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了诸多成效。尤其是,在高校双创教育的开展下,许多研究生成为了创新创业的先行者,因此,在研究生中培养创业人才,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重要使命。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注重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并结合学科建设开设新的课程。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但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面临着改革。然而,近几年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当前高校双创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本科生,对研究生课程改革的重视仍然不足。研究生双创课程体系是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开展研究生双创教育,就必须注重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

工商管理类研究生是高校商学院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在新商科背景下,对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双创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有助于塑造研究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推进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有助于在新商科背景下打通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关键环节。完善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直接影响到整个商科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2.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较为匮乏。Morris [1] 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人类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精力集中于首创一种新概念或建立新企业或事业。Winkler等 [2] 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识别机会、寻找资源、发展新企业和创造价值;Deveci [3] 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将科技快速投产应用于实践,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Magasi [4] 则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给予学生创业可能应用到的知识和技术,增加学生创业的能力、面对就业和创业机会把握的能力和竞争的优势。

国内学术界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认为,高校应该将深化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实到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规划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中去。尹祥和潘鑫淼 [5] 指出,为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在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时,应在遵循创业过程一般规律、遵循不同学科差异性等原则基础上,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为由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机会识别、新企业组建、企业组织与管理等四大核心模块组成的课程,同时要注意与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相融合。张万贺 [6] 在研究中发现,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构建不完备、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李姗霖等 [7] 指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以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为主轴,协同创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李树涛等 [8] 指出,作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直接关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程丽等 [9] 以理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并指出,要从导师、辅导员、学校制度等方面合作培育团队,带动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并将其塑造成示范案例,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创新创业、参与创新创业。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研究已初步厘清,但是针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双创课程改革研究十分匮乏,尚缺少聚焦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路径研究。在新商科背景下,深化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必然选择。

3. 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现状

近年来,许多高校注重双创教育的开展,在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双创意识的培养上取得了诸多成效。如清华大学的知识技能与双创融合模式等。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模式主要的培育对象仍然是本科生,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教育模式来看,各高校对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仍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鲜少有高校针对商科类研究生建立完善的双创教育课程培养体系。一些工商管理类研究生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其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仍然缺少创新创业课程,也缺少针对研究生创新创业的平台和相关双创导师。针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双创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双创精神和文化,做到专业知识和双创课程的深度融合。

当前,国内高校针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双创教育包括创办双创教育论坛、推动研究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立项以及组织创新创业竞赛等方面。在创办双创教育论坛上,核心是推动产学研融合,突破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短板,使工商管理类研究生不仅成为优秀的商科人才,更能成为双创人才;在推进研究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立项上,鼓励工商管理类研究生选择创意、可实现且有前景的题目申请立项,并在导师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其投入创新创业实践;在组织创新创业竞赛上,一些高校积极推动研究生参与各类赛事,以赛促学,组织研究生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全面提高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

这些针对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的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推动“校政企媒”联动来实现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自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成为教育部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以来,采取多种措施增加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战性,具体包括:一是细分及优化双创师资队伍,使得研究生在校内导师、校外创业导师以及创投导师的联合带领下,对双创知识、双创经验、市场前景、行业发展等多方面进行学习。二是鼓励学生到新创企业实习,参与创业团队决策及企业运营,增加研究生对双创的直观认识。三是借力新媒体打造双创指导平台,整合政校企资源,模拟双创情境,提升研究生的双创能力。另外一所在研究生双创教育上有所突破的高校便是北华大学。近年来,北华大学针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了多项措施,鼓励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并获得了众多国家级、省级奖项,锻炼了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此同时,北华大学积极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并在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开设创新创业研究方向,鼓励工商管理类研究生以项目主持人身份申请研究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全方位提高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 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上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4.1. 课程目标设计不清晰

虽然许多高校积极推动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在课程设置上仍然没有形成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准确认识。许多高校为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创业学”课程,其内容往往偏向于培养职业经理人,而非创新创业实践者。许多高校在课程之外设立的创业指导中心,也偏重于创业项目评价,且大多是本科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对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和指导并不多。纵观国内高校,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并不多,即便一些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但是大多高校课程设计的目标并不清晰,针对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着重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应更加注重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将创新创业课程加入到培养方案中,并厘清课程目标,使创新创业课程目标既符合创新创业需求,又符合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4.2.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不够

当前,工商管理类研究生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脱节,融合度明显不足。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一定要在其专业基础之上,而且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与其专业课相互促进。但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都是独立的,和研究生自身专业课程的连接并不紧密,因此,针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往往实效性不佳。专创融合已经是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打通的核心环节,但是,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创新创业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当前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在二者之间的结合上却不理想,因此,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转化的效果较差。同时,当前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资源也较为单一,研究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很大限制,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往往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当前针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更侧重于比赛和教学,由于专创融合不够,缺乏双创思维培养的连贯性,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挖掘专创融合深度是开展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4.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单一、实践性不足

当前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中,课程内容更加强调专业理论,不仅较为单一,而且缺乏实践性,使得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很难将创新创业实践与其课上的理论相结合。同时,由于这些课程的任课老师大多是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这些教师鲜少有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因此,其授课内容的实用性欠佳,导致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不高,致使工商管理类学生也缺乏在创新创业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授课模式上,也存在着僵化的情况,使得学生很难在课程中锻炼自身的双创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让这些研究生联系实际,即便有创新创业案例相关教学,也大多流于形式,单一、乏味的课程内容也限制了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知识的掌握。长期以来,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双创课程都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其课程中也很少与专业内容相结合,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无法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在具体的创新创业课程形式上,许多商学院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PPT方式,单方面向研究生传授知识,这种固化的形式、落后的授课手段也使得学生的课堂体验感较差。尤其是,一些高校并未设置针对研究生的双创实践教学平台和项目,影响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4.4.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高校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及方式仍然不明确,尚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一些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采用通用评价指标,体现不出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在开展课程评价时,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学生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统一评价,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评价也是如此,与专业课采用同一指标,明显体现不出双创教育的特殊性。由于缺乏系统的双创课程评价指标,该课程的有效性无法保障。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使得双创课程不断得到完善。课程评价归根结底是为双创课程建设与发展所服务的。但就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来说,前期的教学实施、后续的教学结果评价以及进一步的调整改进之间出现了断层,使得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难以实现进一步的突破。由于缺乏对研究生双创课程评价的系统性设计,难以保证双创课程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这对学生的课堂体验以及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进一步调整和改善都造成了阻碍,更加违背了课程评价的结果是为课程建设与发展所服务的初衷,因此,应科学构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双创课程的评价体系。

5. 新商科背景下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

如上文所述,当前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新商科背景下,亟待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开展改革,具体的改革方案如下。

5.1. 基于创新创业需求重构研究生双创课程目标

在大力推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应基于创新创业需求设计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课程目标,并规范双创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双创知识、双创能力与双创素养等方面促进研究生全方位发展。在课程目标的重构过程中,应综合考量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专业需求,并兼顾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在重构研究生双创课程目标时,应关注各产业发展趋势,由于创新创业归根结底是要扎根于各大产业,因此,应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明确双创教育课程的实践性目标,将产业需求融入研究生双创课程目标体系。此外,创新创业能力最终需要在市场上体现,因此,在重构研究生双创课程目标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创新创业的真实需求和落脚点,并据此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提供方向,在培养方案中明确创新创业的培养目标,使得创新创业课程的目标设计与培养方案中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结合市场调研结果,将双创精神、双创思维、双创能力与双创素养共同纳入到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双创课程体系的目标中,确保所指定的工商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创新创业需求。

5.2. 构建研究生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在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应注重管理类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融合,并将创新创业课程列入必修课。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引入创新创业模块的内容,通过创新创业情景模拟、创新创业案例分析等方式,全面提升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对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之上,也应在课程中设置能够与科研项目相联系的创新创业类项目,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探索新的方向,使得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双创素养一同得到提高。第一,将创新创业设为必修课,纳入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组织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开发课程,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模块,突显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打造连贯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第二,在专创融合过程中,鼓励工商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中融入多元教学方法和双创元素,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能够与理论知识相配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双创的内核,提升其双创意识和双创能力。第三,在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中加入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将创新创业策划、企业参观等实践环节纳入到选秀课程,并依托学校的创新创业平台,借助各类竞赛,对专创融合进行一体化设计,使得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实现专创的深度融合。

5.3. 注重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由于创新创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针对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应注重实践操作,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相关课程应积极引入实战演练和情景模拟环节,将双创理论知识运用到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双创实践中。第一,要增加双创实践环节。组织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以锻炼他们的双创能力,并积累他们的双创经验,可以将双创竞赛参与获奖经历纳入到奖学金评定标准中。在此基础上,积极与政府、工商企业合作,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双创实践资源。第二,打造实践型双创师资队伍。由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相关课程大多由商学院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普遍缺乏双创经验,因此,应注重引入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加入导师或任课教师队伍,为研究生们提供更具实践性的经验和知识;第三,为研究生开设创业前沿研究等课程,鼓励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调研,并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同时,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科研项目,设立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在创新创业研究上提供经费和平台支持,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研究提供支撑。

5.4. 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要准确把握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具体设计学生、教师、课程以及实践等多个方面,通过定期的评价,及时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进而全方位提升课程的质量。第一,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制定评价标准是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环节,这一标准应兼顾多个方面,如课程内容、理念、师资、平台与孵化器等,在评价的过程中,也应充分考量问卷、访谈、实地观察等多种方式。第二,建立课程评价的反馈机制。有效的反馈机制能够将评价结果及时传递给教师及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使得双创课程的评价信息能够及时获取与更新,促进相关课程进一步的调整与更新。第三,将学生满意度作为评价的核心。针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生是直接受益者,因此,这些研究生的满意度是衡量创新创业课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应将学生满意度作为评价的核心。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了解这些研究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满意度,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进行改进。第四,跟踪评估与持续改进。在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后,应对这些研究生就业后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对开展创业活动的研究生的情况进行跟踪,获取持续更新的数据,以对其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课程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改进。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规划项目(JJKH20210079SK);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GH22744);北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JG[2022]022)。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Morris, M.H. (2017) Why Content and Lecture Matter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Great Debates in Entrepreneurship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Vol. 27), 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 Leeds, 1-8.
https://doi.org/10.1108/S1048-473620170000027002
[2] Winkler, C., Saltzman, E. and Yang, S. (2018) Improvement of Practice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The Case of Coworking at a Nonresidential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edagogy, 1, 139-165.
https://doi.org/10.1177/2515127418773410
[3] Deveci, I. (2022) Review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Literature in Educational Context: Bibliometric Analysis. Participatory Educational Research, 9, 214-232.
https://doi.org/10.17275/per.22.12.9.1
[4] Magasi, C. (2022) The Influ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Perception of Higher Business Education Gradu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11, 247-278.
https://doi.org/10.20525/ijrbs.v11i2.1701
[5] 尹祥, 潘鑫淼. 高校“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40): 165-168.
[6] 张万贺. 西部地方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 4(15): 80-82.
[7] 李姗霖, 熊淦, 吴亭燕, 等.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4): 45-50.
[8] 李树涛, 李建, 刘韬.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与教学实践——以湖南大学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9): 22-26.
[9] 程丽, 殷佳珞, 陶亚亚. 理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14): 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