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出发吧!去中国》中人际意义和互动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A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and Interactive Meaning in the Micro-Documentary “Let’s Go to China”
摘要: 《出发吧!去中国》是《中国日报》以外国友人为主视角,主要面向国外观众发布的一部双语微纪录片,旨在对外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本文以《出发吧!去中国》中的视频画面和英文字幕为语料,基于系统功能语法、视觉语法和互补关系理论,探究纪录片中的人际意义和互动意义构建及分析各模态之间的互动和关系。研究发现,在该纪录片中多处使用客观介绍及恰当构图、视角等通过人际意义和互动意义来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与中国期待多民族文化交流的愿景。
Abstract: “Let’s Go to China” is a bilingual micro-documentary published by China Daily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friends, aiming to sprea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outside world. Based on the video footage and English subtitles in Let’s Go to China as the corpu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and interactive meaning in documentaries and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 among various modes based o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visual grammar and complementary relation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an objective introduction, appropri-ate composition and perspective are used in many parts of the documentary to express the pre-cious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vision of expecting multi-ethnic cultural exchanges in China through interpersonal and interactive meanings.
文章引用:车瑞杰, 李雨桐. 微纪录片《出发吧!去中国》中人际意义和互动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3): 103-11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3178

1. 引言

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点,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方式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我国重视文化输出,加强对外传播力度,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构建自身话语体系。随着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视频精简化成为了当下媒体传播方式的主流趋势,相比于长篇大论的纪录片,微纪录片更具有可读性,能快速吸引人们的关注。《出发吧!去中国》是《中国日报》通过新媒体形式对外传播我国文化的一种新尝试。文化塑造通常可分为“自塑”和“他塑”。该纪录片属于自塑,相比于他塑而言,掌握主要话语权,但是相比之下缺少对国外观众的亲和力。在这种条件下,该纪录片选择外国友人为主持人弥补了这一缺憾。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和视觉语法对纪录片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进行分析,以互动意义和人际意义为出发点,分析《出发吧!去中国》的视频画面和主持人的英语字幕,探讨语言、图像是如何协同构建纪录片的整体意义,对外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2. 理论框架

基于“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这一理念,Halliday (1985)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组篇功能,并认为这些元功能适用于人类所有的交际系统 [1] 。Kress和Van Leeuwen (1996)在《阅读图像》中将这一语法延伸到了人类交际的视觉模态,提出了视觉语法理论,并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拓展为图像的“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其中,人际功能主要通过情态系统和语气系统体现说话人对话语内容的态度以及说话人与通话人之间的关系。互动意义则通过“接触、距离、视角、情态”四个方面来体现图像与观众之间的关系 [2] 。

张德禄(2009)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并分析了多个模态之间的关系。张德禄认为模态之间的关系分为互补和非互补,在互补关系中,一种模态无法表达话语的全部意义,需要其他模态来补充。其他的为非互补关系,即一种模态对其他模态没有很大贡献。在互补关系中又需要区分强化和非强化关系。在强化关系中,一种模态为主,其他模态为辅。在非强化关系中,各模态地位平等,缺一不可 [3] 。

3. 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系统功能语法、视觉语法和张德禄的互补关系理论,对《中国日报》2021年发布的文化纪录片《出发吧,去中国!》进行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1) 微纪录片《出发吧!去中国》是如何通过语言模态构建人际意义的?

(2) 微纪录片《出发吧!去中国》是如何通过视觉模态构建互动意义的?

(3) 多种模态之间是如何协同构建该纪录片的整体意义的?

4. 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 人际意义

Halliday认为人际意义主要由情态系统和语气系统体现。本文以《出发吧!去中国》为研究对象,利用Antconc软件分析纪录片中的英文字幕,从情态系统和语气系统探究该纪录片在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同时,如何构建视频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1) 情态系统

以第一集视频瓷器为例,利用antconc软件对于英文字幕进行统计,根据Halliday和Matthiessen (2004)的情态理论,将视频中出现的情态动词按照情态量值的高(high)、中(medium)、低(low)分为三类,如表1所示。

Table 1. Modal values of modal verbs in the corpus

表1. 语料中情态动词的情态量值

语料中情态动词及量值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Table 2. Modal value distribution of modal verbs in the corpus

表2. 语料中情态动词的情态量值分布

在情态动词使用频率方面,每千词中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为17.60,呈现较低的交流性和商讨性,以主持人客观叙事为主。

在量值分布方面,中量值情态动词出现频率最高,占56.67%,低量值情态动词次之,占33.33%,高量值情态动词出现频率最低,占10.00%。视频语言主要使用中低量值情态动词,因为中值情态动词可以传达出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使表达更加委婉,使观众更容易接纳作者所陈述的事情及观点,主观上愿意了解中国。

(a) 中量值情态动词

在视频的中量值情态动词中,will出现的频率最高,占58.82%,言语表达缓和,含蓄委婉、稳妥周全、礼貌得体,同时提高话语客观性,减少话语的主观性(吕文静,2012)。Will在文中多用作客观陈述事物发展规律,为观众提供瓷器相关信息 [4] 。例如:The black will turn blue。would出现频率第二,占35.29%。与will相比,would表达假设、正式、礼貌、间接的程度更深(冯蕾,2013)。例如:In the west, we would look at these as broken pieces of no importance。

(b) 低量值情态动词

在低量值情态动词中,can出现的频率最高,占80%,多用作表述人或物的某种能力或性质导致说话人推测或假设某一行为或状态发生或存在的可能性。例如:It turns out that everything can be made in the pattern of blue-and-white。该句中can的主语是everything,意图表达所有事物都能由蓝白制造,但此时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所以使用低量值情态动词。Could和might出现的频率次之,各占10%。Before I came to Jingdezhen I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using blue-and-white porcelain to decorate the floor。在此处,could用作can的过去式,可以看作can的语法意义和过去时态概念的整合(陈敏哲,2016)。I think I might just find the answer here in Jingdezhen中might用来表示(与may相比)可能性很小,可用于表示希望或目的的从句中,同时可用于礼貌提出建议以及强调重点 [5] 。此时主持人简单对陶瓷进行介绍,紧接着带领观众了解景德镇的故事,所以might此处主要用来客观委婉地强调重点——景德镇。

(c) 高量值情态动词

在高量值情态动词中,have/has to出现频率占50%,must占50%。Have/has to与must都表示“必须,必要”,但must侧重于主观需要,have/has to侧重与客观需要,有时可代表“不得不”。例如:You have to be very delicate。此时专业手工陶瓷艺人正在向主持人介绍制作工艺,因为陶瓷的制作必须非常小心,所以应用侧重客观的have to。A craftsman must have at least ten years of experience to…手工艺人需要精湛的技术才能把陶瓷做好,侧重个人能力方面,所以应用表主观的情态动词must。

(2) 语气系统

语料中语气系统的使用数量及比例如表3所示。

Table 3.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mood system used in the corpus

表3. 语料中语气系统的使用数量及比例

表3所示,视频中陈述语气使用频率最高,占86.18%,其次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使用频率接近,各占6.58%和5.92%,感叹语气使用频率最低,占1.13%。

(a) 陈述语气

陈述语气能直观地反映某种现象或者事实,普及知识,便于信息传递。在视频中,主持人主要对观众起科普作用,以单方面输出为主,人际意义也主要以客观传递专业人士的信息为主,因此多用陈述语气 [6] 。例如:According to Exploitation of the Works of Nature, (Tiangong Kaiwu in Chinese) an ancient Chinese work on agriculture and handicrafts there are 72 steps in making a single piece of porcelain。主持人通过陈述句向听众解释说明关于中国手工陶艺制作的知识。

(b) 疑问语气

疑问语气的功能主要是建立听众与视频之间的交流关系。主持人在提出问题时,听众被期待回应主持人,在形式上相比于陈述句多了些亲近感,同时引导听众思考,以便于与主持人的介绍保持同步。例如:Do you see the wall in front of me? How does such a change take place?同时视频中的一些疑问语气用于主持人和视频中出现的专业手工艺人之间的交流。在此时,可看作听众借主持人之口提问,听众会自觉带入主持人的身份与手工艺人沟通,主观上愿意了解中国陶艺。

(c) 祈使语气

祈使句本质上是一种带有使役性质的言语,有时容易产生被迫感。在视频中,祈使语气多出现在手工艺人对于制作陶艺过程的指导,以教育性话语为主。例如:Put your thumb into the clay。祈使语气用于主持人对听众的一句为:Then come along with me right now and let us go to China。此时主持人用明确的话语引导听众了解中国的陶瓷艺术。虽是祈使语气,但以提建议为主,并非类似“No smoking”一类带有命令与强制性意义的使役话语。由此可见,视频中尽量避免了祈使语气的使用,尽量使主持人和观众保持在平等平和的人际关系中。

(二) 互动意义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视频标注软件ELAN对微纪录片《出发吧!去中国》进行分析,得到画面各个层面的分布情况,从接触、社交距离、视角和视觉情态四个方面来分析图片互动意义的构建。

(1) 接触

接触通过图像主体与观看者之间有无眼神接触,体现画面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的关系。依据有无眼神交流将图像分为“索取”和“提供”两类画面。在“提供”类画面中,画面中人物和观众没有直接的眼神交流,或者画面主体是无生命物体。图像单纯地向观众提供信息,没有互动产生。在“索取”类画面中,画面中的参与者直视镜头,和观众产生直接的眼神接触,向观看者索取关注,产生互动。

《出发吧!去中国》纪录片中“提供”类图像和“索取”类图像的频次相当,提供类画面的时长占比为95%,索取类画面仅占5%。这体现出纪录片的纪实本质,因为纪录片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功能是由提供类画面实现的。纪录片中“索取”类图像出现频次多但时长短,且画面主体全部都是外籍主持人。这类画面通过主持人的“中介”作用,减轻文化输出的距离感和强迫感。如图1中,外籍主持人直视镜头,向观众详细讲解瓷器的制作并抒发自己的感受,这可以帮助海外受众更充分理解画面内容,创造亲近友好的氛围,提高观众的参与感,有利于跨文化传播。

Figure 1. The host introduces the porcelain making process

图1. 主持人介绍瓷器制作过程

(2) 距离

距离通过画面取景范围大小体现图像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的亲疏程度。在此纪录片中画面被划分为“近景、中景、远景”三类镜头,分别对应“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公共距离”。

统计结果显示,在出现频次方面,纪录片“近景”和“中景”镜头占99%,“远景”镜头只占1%,其中“近景”和“中景”镜头出现频次相当。而在时长方面,“近景”占总时长的76%,远超“中景”的20%的比例。

Figure 2. Painting a pattern for porcelain

图2. 为瓷器绘制图案

Figure 3. The host experiences glazing porcelain

图3. 主持人体验为瓷器上釉

图2图3中,展现的是主持人体验瓷器的制作过程。在无生命镜头中,近景拍摄有利于表达细节信息,便于观众了解画面内容,使其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加清晰,并产生近距离参观的沉浸感。而在以人物为主的镜头中,近距离画面可以拉近画面人物和观众的距离,是观众清晰强烈地感受到主持人认真投入的面部表情,仿佛是面对面地观察一样,强化观众“旅行同伴者”的角色定位,增强代入感。

(3) 视角

视角通过画面的不同呈现角度使观众对画面内容产生不同的态度。水平层面包括“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主要影响观众对画面的参与度;垂直层面包括“俯视、平视、仰视”三个角度,主要影响画面内容与观众之间的权利地位。

纪录片的统计结果显示,水平角度上,“正面”和“侧面”画面出现的频次相当,但侧面镜头的时长更久,占72%。水平角度上,“平视”画面占64%的时长,频次约占半数。其余的“仰视”和“俯视”镜头的时长和频次占比都相当。出现较多的“侧面”和“平视”镜头传达出纪录片客观叙事的态度和平等的交流氛围。

Figure 4. The host at the porcelain fair

图4. 主持人在瓷器集市

图4,主持人在分享自己在中国的感受,“平视”角度将画面主体与观众处于同等的权利地位,仿佛在向世界各地的朋友诉说。“侧面”的视角又使观众仿佛亲眼观看主持人的旅途经历一样,增强分享的真实感。但同时,“多频短时”的正面镜头可以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增加纪录片叙事的亲切感。而“仰视”画面将画面主体置于更高的权利地位,使观众以“向往、尊敬”的姿态观看,有效传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感”。

(4) 情态

情态是从感官层面反映画面的可信度。基于色彩、饱和度、亮度等,将情态划分为“高、中、低”三种情态。情态越高代表画面真实性越强。本纪录片几乎全部由“高情态”画面构成,传达出明确的真实感。体现了纪录片的现实题材属性。

(三) 模态间的互补关系

张德禄(2009)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中指出,多模态间的关系包括互补和非互补两类。在互补关系中,多个模态相互补充,共同构建整体的话语意义。其中又细分为强化和非强化关系,强化关系表明以一种模态为主,其他模态起辅助作用;非强化关系则表示两种模态处于同等地位且缺一不可。而在非互补关系中,一种模态对另一种模态的贡献极少。

本纪录片是典型的由语言、图像、声音构成的多模态动态语篇,单一模态无法完成整体的意义构建,各模态之间通过互补关系共同实现纪录片的人际意义和互动意义构建。其中又以非强化关系为主。如图4所示,图像向观众展示了主持人逛瓷器市场的画面,采用“提供”类镜头、社会距离、侧面水平的视角和高情态的表达,呈现出客观、真实、友好的场景。语言部分表达的则是主持人在这种场景下的感受和看法,通过陈述语气和中值情态动词的使用,使言语表达更和缓得体,同时提高话语客观性,减少主观性,使交流更平易近人。因此,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之间相互补充,向观众传达中国的友好、开放和包容,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来中国。

5. 结语

本研究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Kress和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和张德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中的互补关系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微纪录片《出发吧!去中国》中语言模态的人际意义和视觉模态的互动意义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两模态是如何协同构建整体意义的,并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国内权威媒体如何通过微纪录片的形式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发现,该纪录片的语言模态主要使用中低量值情态动词和陈述语气,视觉模态则主要从侧面、平视的角度拍摄,采用了大量的“提供”类的近中景镜头,体现纪录片客观叙事的本质;同时,两种模态相互补充,体现出非强化的互补关系,营造出平等、亲切的交流环境中,通过权威人士和主持人向世界各地的观众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还发现,该纪录片在大量的“提供”类镜头中穿插短时的“索取”类镜头,使主持人与观众发生眼神交流,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中介”作用,降低主观叙事的“压迫感”;并且通过丰富的“近、中景”镜头拉近叙事者同观众的社会距离,也给观众展现出更清晰的细节,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和代入感 [7] 。

随着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视频精简化成为了当下媒体传播方式的主流趋势,相比于长篇大论的纪录片,微纪录片更具有可读性,能快速吸引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基于微纪录片进行话语分析,有助于日后人们对于相关视频形式的研究,也为新时代讲述中国故事提供新的参考方向,助力文化输出,加强对外传播力度,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构建自身话语体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项目基金

本文系吉林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微纪录片《出发吧!去中国》中人际意义和互动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项目编号:S202310183041。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and Matthiessen, C.M.I.M. (201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Taylor and Francis, New York.
[2] Kress, G. and Van Leeuwen, T. (1996)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Taylor and Francis, New York.
[3]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 2009, 6(1): 24-30.
[4] 陈敏哲. 英语基本情态助动词与过去时语法范畴的概念整合研究——以COULD的情态语法意义建构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 39(1): 54-61.
[5] 高岩杰, 丁艺, 蒋跃. 英语政治访谈文本中情态量值的人际意义[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6): 50-58.
[6] 王晶. 从《科学美国人》的语气系统窥探科普英语语篇的人际意义[J]. 英语广场, 2019, 20(8): 49-50.
[7] 阳鸣风. 纪录片中人际意义与互动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