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山东田横“祭海”仪式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remony of “Worshiping the Sea” in Shandong Tianheng in the New Century
DOI: 10.12677/CnC.2023.113048, PDF, HTML, XML, 下载: 210  浏览: 507 
作者: 杨舜祎: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吉首
关键词: 新世纪“祭海”文化民间仪式传承发展 New Century “Sacrificing to the Sea” Culture Folk Ritual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摘要: 山东田横“祭海”仪式较完整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的“祭海”习俗,是现如今我国北方最大的“祭海”仪式。新世纪,田横“祭海”仪式这一民间性、自发性的海洋民俗文化活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以至更加长足稳定的发展。本篇文章则主要从生生不息的山东田横“祭海”、新世纪下的山东田横“祭海”以及新世纪下山东田横“祭海”的发展三个部分对山东田横“祭海”仪式展开进行分析。
Abstract: The “sacrifice to the sea” ceremony in Tianheng, Shandong Province has relatively completely preserv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stom of “sacrifice to the sea”, and is the largest “sacrifice to the sea” ceremony in northern my country today. In the new century, Tian Heng’s “sacrificing to the sea” ceremony, a folk and spontaneous marine folk cultural activity, has gained more vigorous vitality and even more rapi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strong support of the stat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Shandong Tianheng’s “Sea Festival” from three parts: Shandong Tianheng’s “sacrifice to the sea” in the new century, Shandong Tianheng’s “sacrifice to the sea” in the new centu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Tianheng’s “sacrifice to the sea” in the new century. The ritual of offering sacrifices to the sea was launched for analysis.
文章引用:杨舜祎. 新世纪山东田横“祭海”仪式发展研究[J]. 国学, 2023, 11(3): 305-313.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3.113048

1. 引言

山东田横“祭海”源于公元前219~前210年。但是祭海仪式早在远古时代的尧舜禹时就已经出现,此后这一地区的祭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流传下来。至明代末年,改为祭祀掌管四海水族的神祇——龙王,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山东田横“祭海”是中国北方现存规模最大的“祭海”仪式。2008年,田横祭海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荣膺首届节庆中华奖“最佳公众参与奖”。

2. 生生不息的山东田横“祭海”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东西南三面濒临黄海,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44公里,是非常典型的沿海城镇。田横地区山地较多,土地贫瘠,且经常遭遇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无法满足生命的基本需要,所以当地居民便形成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方式。长期依赖海洋生存的当地居民对海洋有着独特的崇拜,海洋可以给他们创造财富,他们信仰海神,海神可以“护佑”他们安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田横“祭海”便生生不息地延续了五百多年1

(一) 山东田横自然地理状况

田横镇,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地处即墨区东部沿海,东、南、西三面临黄海,北通王村镇,东北部与丰城镇接壤。辖区总面积228.6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田横镇户籍人口88,745人,以汉族居民为主。田横镇共下设48个行政村。

田横镇海路交通便利,距胶东国际机场约60公里,青岛港80公里,距国家二类开放港口女岛港仅10公里。镇内主干公路、环海公路总长30公里。通过大田路,可方便到达青岛市各地,通过烟青、青威、济青、青银高速公路,可迅捷通达全国各地。

田横镇气候湿润,山、海、岛、港、滩俱全。全镇绿化覆盖率33%,诸多山丘、林地临路面海,自然生态保护良好,是进行山海旅游度假观光开发的极佳地段。田横镇因三面临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同时位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区域,形成了田横春季气温偏低,夏季温度适宜,炎热天气少,秋季降温迟缓,冬季温度相对偏高的气候特点。夏季温度在24℃左右,冬季温度大多在0℃以上。空气湿润,气候宜人。

田横镇是青岛市渔业重镇之一,适养滩涂2万亩,可养浅海水面4.8万亩,盛产海参、鲍鱼、对虾等海珍品。现有海参养殖面积6000余亩,是青岛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效益最好的虾池改造养参基地。周戈庄村因每年的“祭海民俗文化节”,被青岛市政府列为“民俗旅游村”。田横镇庄重盛大的祭奠仪式,风味独特的农家宴,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和琳琅满目的商品交易,使这个沉淀着500余年历史的民俗文化节日,成为田横镇享有盛名的旅游品牌。

(二) 山东田横的海神信仰及其历史文化底蕴

田横濒临海洋,是一个长期与海洋交往的地区,海洋可以给他们创造财富,也会带来劫难。因此,该地区的信仰多与海神相关,渔民信奉的海神有“东海龙王”“海神娘娘”“赶渔郎”“孙仙姑”等。田横的崔诏庙、黄山庙均有孙仙姑塑像。“赶渔郎”实际上指的是鲸鱼,田横歌谣唱道:“赶渔郎,黑又光,帮助我们找渔场。赶鱼郎,四面窜,当央撒网鱼满船。”因它喜欢追捕鱼群,一旦其出现便意味着渔船满仓,有如财神。田横祭海主要祭祀的海神是东海龙王。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田横地区山地较多,土地贫瘠,且经常遭遇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无法满足生命的基本需要,当地居民只能求之于濒临他们的大海。西晋陆机在《齐讴行》2中说,“营丘负海曲,沃野爽且平”“海物错万类,陆产尚千名”。木华也在《海赋》3中赞道“尔其(海洋)枝歧潭渝,渤荡成汜,乖蛮隔夷,回互万里”“其垠则有天琛水怪”。上述两文道出了大海中不但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而且藏着诸多奇珍异宝,田横人迫不得已地从大海获取生活资料。在近几年的考古中曾发现,田横地区出土了大量的贝壳类装饰物,说明早期田横人已与大海有密切关系,但大海在古人眼里依然是个充满危险的地方,汉人刘熙《释名》说:“海,晦也”4,张华《博物志》5说“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说明海洋晦暗让人看不清,引起了人的紧张情绪。

在田横地区,没有足够的史料证据,但据老人的口传叙说,龙王庙建设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时期,宋明最盛。今日在田横四十几个行政村几乎都建有龙王庙,龙王信仰已成为当地渔家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六月初六是东海龙王的生日,当地渔民均到龙王庙祭拜龙王祈求平安发财,而开渔之时的“祭海”更是作为盛大的节日来祭拜东海龙王。

(三) 山东田横“祭海”仪式概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的祭海节相传始于明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约在100多年前,田横祭海活动开始形成规模,以家族或船组为单位的集体送船祭海活动取代了各家各户的单独祭海活动。每逢祭海,当地渔民就如同过春节一般,场面异常热闹。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渔民思想意识的转变,祭海在保留传统节日形式的基础上,由原来纯粹向海神祈福求安,逐渐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节日。它较完整地保存了传统的祭海习俗,是现如今我国北方最大的祭海仪式 [1] 。以下是以2023年的“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为例,对“祭海”仪式概况进行分析。

1) “祭海”仪式准备:

在正式的“祭海日”到来之前,当地村民需要提前进行仪式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购买三牲制作贡品及场地布置。购买三牲、做面馍、采购烟花等工作由村民自发完成,由于贡品制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村民一般提前两个星期进行准备(各家采购制作时间并不统一,只要在节日前准备完毕即可)。其中三牲及面馍的数量由村民自定,一般情况下,面馍每一家都会制作,但是三牲大多是村民联合购买,一般三至四户人家共同购买一只整猪。

祭海贡品主要是由黑毛公猪、红毛公鸡、鲈鱼、面馍等组成。贡品的制作非常有讲究。首先是三牲,包括黑毛公猪、红毛公鸡和鲈鱼。选做祭品的黑毛公猪要肥硕壮实,约一百五十公斤。整猪祭品的制作是先将活猪杀死,从整猪的吻部至尾部竖直剖开,向两侧展开,掏出内脏,让整猪“趴”在供桌上(每只整猪都是在单独的供桌上,供桌由铁架制成),然后将猪身上的猪毛刮掉,只留猪脖上的一撮黑毛,代表是带毛的全猪。整猪的头部会插上一簇红花,两到三枝左右(为了美观,一般采用假花)。除了红花外,整猪头部还会绑一个红团花,红团花是大红缎子或丝绸制成,红团花的两端红绸带从整猪的背部上方穿过并系在整猪的两条后腿上。整猪的背部会放一张类似渔网状圆形的猪脂网,寓意是希望一网下去可捕到肥猪般的鱼。红毛公鸡杀死后先进行去毛处理,然后再蒸熟,最后用筷子或者绳子将公鸡固定在盘子里,为了美观,一般要求鸡身正立。鲈鱼的制作较前两牲简单一些,不需要烹饪,只需将其杀死后侧身放在盘子中,为了美观,一般会在鲈鱼的背部放一张煎饼,稍作覆盖。然后是面馍的制作,主要以各式各样的彩馍和“圣虫”为主。面馍每个重达三四斤左右,有寿桃、圣虫、斗等多种造型。寿桃面塑上装饰有双狮戏绣球、龙凤呈祥、喜鹊报春等图案,“圣虫”则是呈盘曲状的一种面塑,左公右母,公圣虫往往有虫角而且身体上有毛刺,而母圣虫没有。在当地圣虫被认为是瑞兽,对于“圣”有几种解释,一种是谐音“生”,意味大海可以生出更多鱼供渔民捕捞,另一种则是谐音“剩”,意味着财富有所“剩余”,还有一种是谐音“升”,有产量“步步高升”之义,有渔家甚至让圣虫叼着硬币,这均是象征渔民祈求收入丰厚。最后,水果贡品则比较随意,以当季水果为主。

4月4日开始,村民开始了场地布置工作。主要是扎戏台、铺红毯、流程演练等,戏台扎于举行祭祀仪式广场的最西侧,戏台为长方形,坐西朝东,戏台全部用红地毯覆盖,红地毯延伸至戏台台阶(台阶四层)一直铺设至举行祭祀仪式广场的最西侧,戏台后放置投影显示屏,以供后期歌舞表演使用;戏台上方除放置音响外,还插有八面龙旗(龙旗是绣着神龙图案的黄、橙色交叉的旗帜,旗杆约三米长)。4月7日准备工作全部结束。

2) “祭海”仪式

2023年山东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祭海仪式在山东头广场举行,广场为四方形,东西走向,在广场的最东侧摆放贡品、放置神台(专门放置神像的台子)。整个祭拜处最前面是由红地毯铺成的供人进行祭拜的位置,祭拜处前方第一排是三十张四方形供桌横向排成一排,拼成一大张长桌统一摆放贡品,上面摆放面馍、红毛公鸡、鲈鱼和水果等贡品,贡品交叉摆放,位置并不统一;第二排是摆放整猪,横向两行摆放,共十九头(猪的数量每年不做限制,取决于村民当年的购买数量),所有祭品前面是高香,高香三支一炉,共十炉。最后一排则是摆放龙王神像的神台(如图1所示)。

Figure 1. Sea sacrifice ceremony

图1. 祭海仪式

在“祭海”仪式正式开始之前,在戏台前的红毯上会先进行秧歌演出,由山东海阳环宇秧歌艺术团进行表演,山东海阳环宇秧歌艺术团是当地最著名的秧歌表演艺术团之一,一般情况下,当地的大型节日都会邀请他们来进行表演,目的是活跃节日气氛,像“祭海”仪式这种大型祭祀节日,秧歌队会以“三拜九叩”6式秧歌表演为主(如图2所示)。

Figure 2. Yangko performance in the ceremony of “sacrificing to the sea”

图2. “祭海”仪式秧歌表演

九点整,请龙王。是指将龙王神像从龙王庙抬至戏台中央。龙王庙距离祭海广场约百米,由八人组成抬龙王队伍将龙王神像请至戏台中央(即广场最西侧所扎的戏台上)。其中抬龙王队伍的这八个人,一般是正值青壮年的当地村民,它们用6根红色木棍搭建而成的临时架子将龙王抬起,龙王神像左右两侧分别用红色长木棍固定,神像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四个方位分别由两人将1根红色短棍用带红团花的绸带与下方的红色长棍连接,起杠,将龙王抬起。

3) 上香

9点58分(根据当日黄历确定的吉时)由主持人宣布祭海仪式正式开始。首先,由田横镇省级旅游度假区渔岛村党委书记和田横岛党委书记为2023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主办单位及赞助单位代表献花表示感谢。接着,祭海仪式进入主要环节。首先,通过戏台大屏幕进行播放渔家号子视频(渔家人在渔船上录制的喊号视频)。然后,进入祭海仪式的核心环节——请龙王上香。

Figure 3. The ritual officer and the dragon flag formation

图3. 祭海司礼官和龙旗阵

Figure 4. The team carrying the Dragon King and the dragon flag array

图4. 抬龙王队伍和龙旗阵

手持祭海文书的司礼官和其身后由二十人组成的龙旗阵(手持绣着神龙图案的黄、橙色交叉的旗帜,旗杆约三米)从祭台出发,走红毯至戏台前(如图3所示)。司礼官一鞠躬,龙旗阵分为两列,一列十人分别站于红毯两侧,司礼官从中间红毯处走至队尾并紧接着进行二鞠躬,高喊“恭请龙王神位”。随着司礼官高喊一声“起”,八人抬龙王队伍便在戏台中央抬起龙王,走至龙旗阵中间。这时,司礼官会喊“掌旗”,紧接着站于红毯两侧的龙旗阵会向中央靠拢,将龙王神像护在中间(如图4所示)。这时队伍便浩浩荡荡地从戏台处出发前往东侧祭台。到达祭台后,司礼官首先指挥“旗阵入位”,龙旗阵便分散站于祭台前。接着,司礼官会高喊“龙神归位”,龙王便被请在神台上了。此时,由司礼官朗诵祭海文书,祭海文书的主要内容是欢迎宾客到来和祈求大海保佑。

11点18分,十二门礼炮率先开响,随后村民便点燃烟花,开启烟花盛典。“祭海”的时辰在过去是越早越好,有占先发财的说法。时辰一到,鞭炮齐鸣,锣鼓震天,人声鼎沸,人们开始焚香烧纸、磕头朝拜,渔民也崇信谁的鞭炮声势大,持续时间长,谁的船这一年就兴旺发财。11点30分,祭海仪式礼成。“祭海”仪式礼成后,便开始进行为期两天的歌舞表演。

3. 新世纪下的山东田横“祭海”

新世纪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民俗仪式和民俗节日的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让田横的“祭海”仪式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自发的民间活动,而是变成了新世纪下更具生命力和文化魅力的“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

(一) 从“纯仪式”到”民俗节日”

自2004年开始,田横镇政府组织开展了祭海民俗资料挖掘、整理、分类存档工作,正式出版发行了《俗话田横》《田横祭海》《相约田横》《田横小夜曲》《钱文忠说即墨》等图书光盘系列文化产品。通过吸引境内外媒体全面深入报道,邀请电视台和电台等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在网站开设祭海节专栏等形式,极大地提高了节庆知名度,使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于同年,田横镇政府成立节庆筹备委员会,专门负责祭海节的文化元素挖掘、会场布置、资金筹集、器具准备等工作,指导渔民传承发扬这一传统民俗。同时,将“周戈庄上网节”更名为“周戈庄祭海民俗文化节”,增加巨书表演、威风锣鼓、扭秧歌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2] 。

2005年田横“祭海”正式更名为“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时间定为每年公历3月18日前后三天,并增添喝壮行酒等民俗表演及民俗摄影大赛、香饽饽面塑大赛、民俗研讨等活动内容。

2006年,田横镇将祭海活动正式定名为“田横祭海节”,第一届田横祭海节提出“人海相谐,兴我家邦”的节庆主题,并调整了新的办节思路:“一年一祭、三年一节,官办示范、民办主体,高点定位、持续发展”,旨在“还节于民”,由渔民自己办节,将节庆适时沉淀,避免人为痕迹和现代商业成分损伤节庆的本身价值。

2008年被确定为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第四届田横祭海节由即墨区政府主办,田横镇政府承办,通过进一步突出“人海相谐、兴我家邦”的节庆主题,让田横老百姓当主角,着力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祭海活动。

2010年,第五届田横祭海节将由民间自办,分别于3月13日和18日在青岛市田横镇黄龙庄和周戈庄村举行,真正做到“还节于民”。

2020~2022年,由于疫情等因素,规模盛大的“祭海”仪式难以举行,田横“祭海”的发展也受到阻碍,难以更好地继承创新发展下去。

2023年,田横时隔三年再度举办祭海盛典——“2023年山东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

(二) 新世纪祭海仪式新变

山东田横的“祭海仪式”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新世纪以前,田横的“祭海”仪式也完全是民间自发的,当地村民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与信仰。因此,在这段时间,田横“祭海”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向海洋祈福的民间仪式。新世纪之后,为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发挥地域特色,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国家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致使田横“祭海”这一民间仪式较之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3] 。

以新世纪以前以及2004年~2019年(2020年~2022年根据疫情防控政策的规定,这三年并没有举行“祭海”活动)这段时间举行的“祭海”活动与2023年举行的“祭海”活动对比来看:

1) “名称”之变

在不同时期,田横“祭海”这一民俗活动都有不一样的名称。在新世纪以前,祭海活动形式简单,没有固定日期,多是各家各户在修船、添置渔具等生产准备工作就绪后,选定当地人传说中东海龙王或妈祖娘娘的生日,或依照黄历选个黄道吉日将渔网抬上船,便开始祭海,俗称“上网”。新世纪以后,当地村民根据田横“祭海”仪式的“发源村”——周戈庄村,而将其取名为“周戈庄上网节”,同时这也是田横“祭海”仪式第一次拥有正式的名称;2004年,田横镇政府逐渐开始宣传这一传统民俗,于是又将“周戈庄上网节”更名为“周戈庄祭海民俗文化节”;2005年田横“祭海”又更名为“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2006年又更名为“田横祭海节”;2023年又将这一活动的名称补充为“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田横“祭海”这一民俗活动名称的不断变化,所彰显出来的是国家参与度的不断增强以及对这项民俗活动的逐渐重视。国家试图通过参与到这项海洋民俗活动中去,将这一自发的民间仪式活动打造成中国海洋民俗文化一张亮丽的名牌 [4] 。

2) “规模”之变

在新世纪以前,由于当地“祭海”仪式的自发性、民间性等特征,“祭海”仪式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是村民在每年开春之时翻阅黄历查找“黄道吉日”,然后一起带着贡品、香火去海边和龙王庙里供奉,贡品的种类和数量也非常少,“祭海”仪式的参与人员也比较少,主要是即将出海打鱼的渔夫们;2004年~2019年,经过国家的大力支持,田横镇政府不断挖掘开采这一民俗活动的文化价值,田横“祭海”的仪式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直至2023年,“祭海”仪式规模和之前相比达到最大,其中最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2020年~2022年的这三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当地人民严格遵守防疫政策,不进行聚集,所以持续了几百年的“祭海”仪式被迫暂停。时隔三年,疫情消散,国家和当地人民对这一民俗活动的再此举办变得更加期盼与热烈,全国各地人民也想积极地参与到这场海洋民俗文化盛宴之中,所以政府对2023年的“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让这场海洋民俗文化盛宴达到近十年来的最大规模。

同时,“2023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的活动板块规模较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扩充。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民间优秀文化元素,在“参加原始祭海仪式”的活动板块之外还增加了“出海仪式大展”“面塑大赛”“海滩风筝”“威风锣鼓”“摄影大赛”“老照片展”“民俗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多个板块活动协同发力,共同促进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更好地发展。

3) “主题”之变

在往年的祭海节中,大多情况下只有“祭海”这一个主题。近十年来年政府注重挖掘这一民俗活动的文化价值,于是在“祭海”主题的同时不断增加与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新主题。2023年,“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的主题为“乡村振兴共富裕,渔岛新村新征程”,田横镇政府严格贯彻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此次“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的举办,也是对近年来田横镇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一个检验,展示党建赋能成效下的乡村振兴效果 [5] 。

4) “参与方式”之变

2023年,“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一改往日在海滩上举行“祭海”仪式的惯例,而是在田横镇山东头广场举办,田横镇山东头村的村民委员会亦是位于此处。所以“祭海”仪式举行时,可以看到高高的五星红旗在广场中央随风飘扬,“听党话,跟党走”六个大字制成的红牌镶在广场一侧。这是党和国家直接参与这一海洋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种方式之一,体现党和国家对这田横海洋民俗文化的支持与关照。在“祭海”仪式一开始的献花环节,由田横镇省级旅游度假区渔岛村党委书记和田横岛党委书记为2023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主办单位及赞助单位代表献花表示感谢,这足以看出党和国家对“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的重视。

4. 新世纪下山东田横“祭海”的发展

自从将田横“祭海”节“还节于民”后,便给予了这个“祭海”仪式充分自由度的同时还大力支持其发展,不断挖掘这项海洋民俗文化活动的深层价值,让其更有生机与活力,以便让“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更好地继承创新发展。

2004年~2009年促进和激发了这一海洋民俗文化节日的生机与活力,2010年,将民俗节日“还节于民”。2010年,第五届田横祭海节由民间自办,分别于3月13日和18日在青岛市田横镇黄龙庄和周戈庄村举行,真正做到“还节于民”。之前出于保护这项传统文化的目的一直没有做到真正的放手,这种保护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对民间传统文化自由发展的干涉。因此,在真正的“还节于民”之后,便将“祭海”仪式的主导舞台交还给民间组织。目前,“祭海”仪式的民间性和政府的参与已经达到了一个稳定且平衡的状态。既“还节于民”又“积极参与”。这一举措让这一海洋民俗文化活动有了更加重大的意义:

4.1. 经济意义

国家对山东田横海洋民俗文化活动的大力支持,间接给田横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延长当地节庆经济产业链,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打造更具特色的山东田横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海洋经济特色品牌,对推进“鲜美田横”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4.2. 文化意义

田横“祭海”仪式中存在着许多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元素,如“祭海仪式”“祭祀之礼”等,仪式的举办可以继承发展这一传承几百年的传统文化,让一部分在新社会难以发展下去但又对中国文化有着重大意义的传统文化不至于消亡 [6] 。田横“祭海”仪式具有非常强的地域特色,是现如今我国北方最大的祭海仪式,并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华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田横祭海民俗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国家对关于这一方面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

国家的“主动参与”让这一海洋民俗文化活动的文化价值更上一层楼。“中国田横海洋民俗文化节”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推出“海味十足,内容丰富”的文化产品,进一步丰富祭海民俗文化内涵,拉长节庆文化产业链,提升海洋文旅品牌知名度,丰富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海洋民俗文化节庆品牌的内涵,对丰富田横岛历史文化遗产,深入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NOTES

1周戈庄祭海渊源于公元前219~前210年。但是祭海仪式早在远古时代的尧舜禹时就已经出现,此后这一地区的祭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流传下来。至明代末年,改为祭祀掌管四海水族的神祉—龙王,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了。

2西晋陆机的《齐讴行》,齐讴:齐国的讴歌,齐地之歌。行:乐府古诗的一种体裁,通称歌行体。

3《海赋》是木华仅存的一篇赋,为赋史上同类题材的扛鼎之作。作品以大海为观照与描写对象,综合的运用了铺陈、比喻、想象、夸张等手法,气韵生动、绘声绘色地展现了大海的“为广”、“为怪”、“为大”的面貌与特点,反映了魏晋时代人们对文献典籍关于海的既在的知性理解和具有航海经历者对海的感性认识。

4在古代中国人眼中,海洋是一个充满黑暗恐怖的地方,认为“海”字,从水从晦。所谓晦,是指月朔或日暮,昏暗之意。

5西晋时期,张华编成一部广征地理博物琐闻的志怪小说《博物志》。

6从祭拜处的中下位起礼,先作揖,再跪下连叩4首,站起作揖;上到上奠位,先上香,跪下再敬3盅酒,叩首1次,站起作揖;再退到中下位,先作揖,再跪下连叩4首,磕最后1个头时,要哭,等执事搀起后作揖。

参考文献

[1] 宋文亮. 田横祭海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2] 韩海燕. 田横祭海节, 走进原汁原味的民间祈福渔文化[J]. 走向世界, 2019(16): 60-64.
[3] 马坤. 社会变迁视角下田横祭海节功能演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4] 宋宁而, 范晴. 胶东祭海仪式变迁——以田横镇黄龙庄祭海节为例[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 30(6): 15-20.
[5] 郝志刚. 海洋民俗文化节庆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以田横祭海节为例[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21, 41(2): 103-109.
https://doi.org/10.16169/j.issn.1008-293x.k.2021.04.013
[6] 刘硕. 当代田横祭海节的教育价值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