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Marx’s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on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DOI: 10.12677/ASS.2024.133209, PDF, HTML, XML, 下载: 14  浏览: 36 
作者: 朱俞蒙: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城乡融合启示Marx’s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Enlightenment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以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要素双向互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脱贫攻坚战役虽已取得卓著成果,城乡关系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旧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梳理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形成基础和主要内容,回顾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探索,以从中获取新的启发以更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充实中国在城乡关系方面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Party Congress emphasizes the need to adhere to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o smooth the flow of urban and rural factors.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 help revitalize the countryside by integrat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alizing two-way intera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factors, promoting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and satisfying people’s aspirations for a better life. Although China’s battle against poverty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nd urban-rural relations have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remains a key issue affecting social development. Marx’s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t theory, providing rich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value orient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in China.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ort out the basis and main contents of Marx’s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review the Chinese development of Marx’s theor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gain new inspiration from it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enrich China’s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s in urban-rural relations.
文章引用:朱俞蒙.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3): 237-24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3209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中国解决城乡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手段,蕴含了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不仅是对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完善城乡关系的实践探索。脱贫攻坚战役的顺利完成,使我国在城乡关系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完成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使命。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宝典,为确保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认真梳理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相关内容,并结合现实因素从中获得启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形成基础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写到,“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 [2] , p. 237),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贯穿了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影响着整个中国的城乡关系发展进程。追本溯源,厘清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形成逻辑和具体内容,筑牢理论基础,对引导实践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2.1.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形成基础

任何伟大成就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也不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就能形成的,必然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总结前人经验,立足当下实践,以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正是在继承前人的城乡思想过程中并结合时代背景逐步形成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等人关于城市的具体构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人对城市问题的研究,还有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等,均是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得以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3] 。傅立叶提出的“和谐制度”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但其中涉及的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工农结合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对城乡关系演变历程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乡村的发展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乡村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活资料;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带动城市发展,此时城乡相互促进;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乡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开始对立分离;而当生产力高度发达,城市经济发展到达一定水平时,城市开始“反哺”农村,最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在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的劳动思想中,对城乡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根据劳动的特性,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得农业劳动者和工商业劳动者开始分化成两个阶级,进而导致城乡出现城分离和对立,这为马克思探索城乡关系提供了线索。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跳出了前人思想的框架,打开了新的城乡关系格局,点明了前人理论上的缺陷,并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城乡关系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2.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由于工业革命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城市化促使大量无地农民从乡村涌入城市,伴随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产生,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利益分歧越来越大,至此城乡关系已由分离转为对立。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看到了在城市无限扩张,看似繁荣的背景隐藏的祸患,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超越了传统的城市发展思想,在运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透彻分析城乡之间的关系,为其他国家城乡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思路。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城乡关系运动发展的历史规律,提出城乡关系的发展可分为混沌一体、分离对立、融合发展三个阶段 [4] 。“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的一种无差别的统一。” [5] 这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不发达,无明显的社会分工差别,城乡关系处于混沌一体阶段。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化,农业和手工业相分离,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6] , p. 520)。在资本利益的诱惑下,城市生产力以远远高出农村生产力几何倍的速度发展,甚至城市开始掠夺农村的资源,农村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导致城乡经济严重失衡,城乡对立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私有制是城乡对立的主要原因,指出城乡对立最终会走向城乡融合,认为“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2] , p. 422)。而“城乡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 [6] , p. 556),简而言之,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必须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当生产力高度发达,城乡就会由对立走向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马克思将城乡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从依存到对立再到融合,阐明了城乡关系的大致阶段。可见一斑,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关系得以改善的关键一环,也是城乡关系得以发展的必然走向。

3.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探索

中国城乡建设坚持以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为基础,与中国城乡发展现实国情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推进城乡关系相关政策的改革与实施。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党和人民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的问题。城市是一个国家先进生产力最直观的体现,党中央在此之前就作出国家发展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发展而放弃农村,而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重工业,农业工业并举发展。在此基础上,城乡兼顾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乡关系,但由于管理严格户籍制度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等现实因素,城乡兼顾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免有出入,理想预期与现实结果出现严重偏差,导致城乡发展差距鸿沟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由此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中央重新审视城乡发展关系,提出城乡互助思想,“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支援工业” [7] ,农业的发展帮助工业建设,工业带动农业进步。市场经济的推行以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户籍制度的变动,允许农村人口在城市落户使城乡之间往来更加密切,整个社会经济复苏,呈欣欣向荣之像,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松动。

城乡关系发展进入新的篇章,城乡关系得到极大改善,三农问题成为全国发展的首要问题,农村发展短板问题亟待解决,要“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8]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消解。但城乡关系虽已改善,但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9]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城乡二元结构根本动摇。基于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具体现实基础,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包括“三步走战略”“小城镇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等,这些创新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关城乡发展的理论,也为世界解决城乡关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国一直将解决城乡关系问题作为奋斗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党和人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有失败有成功,此期间获得的经验对中国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实践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4.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对推进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标志着城乡关系进入了城乡融合阶段。中国的城乡关系建设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做出具体规划。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无论是从理论基础还是实践分析,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对中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4.1. 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农业发展关乎国家未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城乡关系,明确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10] 。解决农村发展落后问题,构建发展新格局,是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目标。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关键突破点就在于农村发展。提高农村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互补,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战略举措。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农村发展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最显著的问题在于农村发展却与农字背道而驰,耕地建筑,非法占地现象比比皆是,导致农业发展受到极大破坏,强国必先强农,要巩固好农业发展这个大根基,既保护传统农业发展,也要应时代要求发展特色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尚需各行各业共同助力,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城市加以扶持,吸引各路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进行乡村投资,集群众之量,聚百家之长,促进乡村生产力发展,建设政治引领经济、经济促进文化、文化影响政治的新时代农业农村新格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农业基础这个主要矛盾,实现产业振兴,调整政策,吸引人才共建家乡,“实现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有机融合” [11]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4.2. 坚持以业为基,实现城乡特色发展

习近平指出“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绝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把农村居民点都变成高楼大厦。” [12] 农村发展有别于城市发展,除却地理环境的天然差异,也有经济文化的不同,城乡融合自然也不意味着城市和乡村的完全等同,而是优劣互补,联动发展的关系。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追求的是城乡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一味向城市靠拢,反而会使乡村丧失活性。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符合生产力状况的现代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步骤,必将呈现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使之与现代化城市协调发展,共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和乡村。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业为基,以产业发达带动经济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向水泥和高楼的现代化城市靠拢,脱离实际状况进行发展。要深入挖掘乡村发展的多样性,发现乡村文化的多元性,注重乡土风情和人文情怀的保留。城乡融合发展要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差异性,既保护乡土特色,也追求现代城市文明。农村具有城市没有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虽然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已显落后,但在发展乡村经济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靠山发展养殖业、畜牧业,靠水利用水资源,夯实产业基础,寻求效能最大化,当然,在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同时,也要珍惜资源的有限性。一方山水一方人,城乡融合的实践路径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建昌县地处革命老区,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发掘了自身的特殊性,有效利用现有的悬崖、峡谷、河流、特殊地貌等自然生态景观结合人文理念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激发了当地百姓的内生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13] 。新乡县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14] 。打造特色城乡关系,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实情,调动居民积极性,理论加之实践,共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4.3.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人民主动性

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城乡关系的主要推动者,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果享有者。中国的城乡关系随着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而经过多次调整,从城乡统筹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系列演进,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利益。民者,国之本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的力量,“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作为调整和变革城乡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 [15] ,其所蕴涵的力量无穷尽也。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的发展较为落后,解题的关键点自然而然落在了农村和农民群众的身上,保障基本民生、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振兴乡村产业、强化人才培养,把农村打造成现代化新家园,吸引大量人才返乡,运用所学与扎根大地的农民群众共同建设自己的家乡,不仅激发了人民的主动性,同时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二者合力创造出新的奇迹。民富才能国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本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城乡一体化,进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驽马十驾,功在后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优劣互补,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在于人,就是为了让人们过上好日子,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这是一个要求全民参与的伟事,凝聚了党和人民的心血,聚焦了城市和乡村的目光,承载了市民和农民的共同期盼,拉近了城乡的距离,使人民特别是农民有了更深的参与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感。城乡融合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必须坚持人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共同进步。

5. 结语

“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目前城市中病弱群众的粪便不至引起疾病,而被用作植物的肥料。” [16] 马克思揭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阐明了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的城乡关系实践一直以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既有理论上的创新,也曾遭遇现实的阻碍。由于国家发展状况需要,迫于当时形势,党从全局观出发,以全新视角构建中国城乡关系,曾出现过重工轻农的战略性调整,后有“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后续措施,农业是维持国家稳定的关键性因素,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忽略。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即2024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依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良效互动,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国家进步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发展,理论有结点、实践无尽头,城乡融合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理论支撑,离不开中国自身的智慧,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世界也慢慢地看到了中国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党和人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或失败或成功,都将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获得的经验也终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探索方向有所启示。时代是出卷人,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果如何,交由人民来答复,交由时间来见证。新时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完成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31.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 高静.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湖北大学, 2021.
[4] 许彩玲, 李建建. 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J]. 经济学家, 2019(1): 96-103.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31.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7]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29.
[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140.
[9]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10]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256.
[11] 蒋永穆. 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 [J]. 红旗文稿, 2020(5): 30-32.
[12] 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综述[J]. 上海农村经济, 2021(10): 4-15.
[13] 李国胜. 建昌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 农业经济, 2022(3): 25-27.
[14] 杨怡, 潘明菊. 新乡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2(5): 166-169.
[15] 蒋永穆, 胡筠怡. 从分离到融合: 中国共产党百年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的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2(2):13-28.
[1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4: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