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童年期情感虐待与抑郁情绪: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College Students’ 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and Depress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er Attachment and Resilience
DOI: 10.12677/AP.2021.119254, PDF, HTML, XML, 下载: 531  浏览: 92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伍 艳*, 杨 春:湘潭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湖南 湘潭
关键词: 童年期情感虐待抑郁同伴依恋心理弹性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Depression Peer Attachment Resilience
摘要: 为探讨大学生童年期情感虐待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以及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童年期情感虐待分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同伴依恋量表和心理弹性问卷对6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 大学生童年情感虐待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心理弹性与抑郁、童年情感虐待均呈显著负相关。2) 大学生童年情感虐待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抑郁,还能通过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在童年情感虐待和抑郁的关联中存在中介效应,良好的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有助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er attachment and resilience, the inventory of 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Resilience Scale and Peer Attachment scale had been applied to 660 college students.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1)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and depression. Nevertheless, peer attachment and resilience a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depression and 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2) 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can not only directly and positively predict depression, but also influence depression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eer attachment and resilience.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peer attachment and resilience present a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and depression. Moreover, favourable peer attachment and resilience are helpful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文章引用:伍艳, 杨春 (2021). 大学生童年期情感虐待与抑郁情绪: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进展, 11(9), 2235-2240. https://doi.org/10.12677/AP.2021.119254

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学业、就业、情感等多源压力也明显升高,容易体验到较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抑郁已成为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童年期情感虐待在青少年抑郁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Agerup et al., 2015; Sowislo & Orth, 2013)。童年期情感虐待(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是指父母或看护人通过言语的或象征性的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心理或情感上的拒绝(郭杰,2018),是一种具有文化普遍性的父母教养行为,经历过童年期情感虐待的个体可能存在更高水平的抑郁、焦虑、敌意、人际敏感等症状(曾庆巍等,2015;Salwen et al., 2014),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对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存在长期的消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有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的个体就一定会有抑郁,这说明某些保护性因素在发挥积极作用。依恋理论认为,良好的依恋关系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关键,随着年龄增长,依恋对象从最初的父母,开始拓展到同伴、朋友或恋人。同伴依恋(peer attachment)指青少年与同伴之间建立起来的亲密感受以及相互给予温暖与支持的关系(钟歆等,2014),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补偿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情绪的消极影响(Rubin et al., 2014)。如果同伴依恋关系不良则会使个体产生较多负面情绪,同伴依恋与与抑郁之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唐海波,李小玲,2013;连帅磊,2016)。同时,心理弹性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也起保护作用。心理弹性(Resilience)指个体面对丧失、困难或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李丽,谢光荣,2012),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在小学生受虐待经历和焦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高心理弹性的个体具有更低的患有抑郁的风险,而低心理弹性的个体因为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自身的抑郁水平会较高(朱清等,2012;Wingo et al., 2010)。心里弹性在小学儿童受虐经历与焦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朱茂玲等,2013),同时,在一项以1539名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期情感虐待能够负向预测个体成年期的心理弹性水平(Topitzes et al., 2013)。

综上,以往的研究表明童年期情感虐待与抑郁紧密相关,且同伴依恋、心理弹性与两者的关系也很密切,但是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在童年期情感虐待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已有关于童年期情感虐待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是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父母倾向于将咒骂或恐吓孩子视为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因此,本研究将着重探讨我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与抑郁的关系,以及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湖南某高校共6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回收问卷64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616份(93.33%),男生236人(38.31%),女生380人(61.69%),被试年龄在17~25岁(18.99 ± 0.92)之间。

2.2. 研究工具

2.2.1. 情感虐待量表

采用Bernstein编制的童年创伤量表(CTQ)中的情感虐待分量表。该分量表共5个题项,采用5级评分,从1分~5分,得分越高说明受到的情感虐待就越多。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89。

2.2.2.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由Radloff于1977年编制,包括20个条目,要求被试依据自身情况按照过去一周内出现相应情况或感觉的频度评定。采用4级评分(陈祉妍,杨小冬&李新影,2009)。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

2.2.3. 心理弹性量表

采用由挪威学者Friborg、Hjemdal. Rosenving等人编制的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共有33道题项,采用1~7级评分,包括个人效能、计划风格、社交能力、家庭凝聚力和社会资源五个维度。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

2.2.4. 同伴依恋问卷

采用Armsden和Greenberg编制的《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IPPA)简版中的同伴依恋分量表,分量表有12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从“从不”到“总是”依次记为1~5分,得分越高,表明依恋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4。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设置样本为1000,采用Bootstrapping法对数据进行中介作用分析。

3. 结果

3.1. 大学生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心理弹性、同伴依恋和抑郁情绪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见表1),大学生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弹性和同伴依恋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同伴依恋均与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同伴依恋呈显著正相关。

Table 1.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 among variables

表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注:*p < 0.05,**p < 0.01,***p < 0.001 (下同)。

3.2. 心理弹性、同伴依恋在大学生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与抑郁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显著正向预测抑郁(b = 0.504, p < 0.001),显著负向预测同伴依恋(b = −0.445, p < 0.001)和心理弹性(b = −0.705, p < 0.05),同伴依恋显著负向预测抑郁(b = −0.480, p < 0.001),心理弹性显著负向预测抑郁(b = −0.040, p < 0.001),同伴依恋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弹性(b = .439, p < 0.01)。

运用SPSS21.0中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将性别、年龄作为控制变量,采用5000个bootstrap样本,规定95%的置信区间,结果表明(见表3图1),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在童年期情感虐待对抑郁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496,占总效应(0.7533) 33%。中介效应由以下三条路径产生的间接效应组成:通过情感虐待®同伴依恋®抑郁的途径产生的中介效应,即间接效应1 (0.2137);通过情感虐待®同伴依恋®心理弹性®抑郁的途径产生的中介效应,即间接效应2 (0.0078),通过情感虐待®心理弹性®抑郁的途径产生的中介效应,即间接效应3 (0.0281),三个间接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8%、1%、4%,各间接效应的Bootstrap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表明三个间接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

Table 2. Result of regression analysis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Table 3. Results of mediating effect test

表3.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Figure 1.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er attachment and resilience

图1. 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示意图

4. 讨论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主要探讨了童年期情感虐待、同伴依恋、心理弹性以及抑郁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童年期情感虐待在直接影响抑郁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间接预测大学生抑郁水平。

本研究首先验证了童年期情感虐待对大学生抑郁状态有正向预测作用。童年期情感虐待作为一种隐匿性的虐待方式,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会带来负面影响(郭杰,2018;侯艳飞等,2010)。童年情感虐待得分越高的大学生,其抑郁水平越高。儿童期情感虐待传递给个体各类负性信息,使其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其次,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均显著负向预测抑郁,说明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子。抑郁的人际理论也认为不良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低品质的亲密关系对抑郁的引发和维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同伴依恋能使个体感知到被接纳与信任,相反,同伴依恋关系不良则会对其情绪健康及心理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良好的心理弹性水平则促使个体在压力和挫折情境下能降低抑郁的风险。

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童年期情感虐待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抑郁,还能分别通过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同伴依恋®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大学生在童年时期受到的情感上的虐待不仅会对其社交能力和同伴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影响他们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的处理能力,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从而增大抑郁的可能性。同伴依恋不良则会使个体遭受拒绝与孤立,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反之,良好的同伴依恋不仅有助于个体赢得同伴的认可与接纳,满足社会需要,还能提升青少年心理弹性,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对于遭受情感虐待的个体而言,同伴依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情感虐待对个体的伤害,提升心理弹性水平,从而降低抑郁风险。

本研究在探讨影响大学生抑郁的作用机制的同时,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也有参考作用。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关注和滋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针对有童年情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可以从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的角度对情感虐待进行干预和预防,可以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互助小组等活动,利用团体动力帮助探索早期经历中的情感缺失带给其的影响,设计心理弹性提升训练计划等方式来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服务。

5. 结论

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两点结论:

1) 大学生童年情感虐待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心理弹性与抑郁、童年情感虐待均呈显著负相关。

2) 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在童年情感虐待和抑郁的关联中存在中介效应,良好的同伴依恋和心理弹性有助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ND208923)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湘潭大学)开放课题(KF202014)的资助。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陈祉妍, 杨小冬, 李新影(2009).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在我国青少年中的试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7(4), 443-448.
[2] 郭杰(2018).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童年期父母情感虐待的关系. 青少年学刊, (3), 32-37.
[3] 侯艳飞, 赵静波, 杨雪岭(2010). 大学生被父母情感虐待与安全感、焦虑症状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0), 1262-1263.
[4] 李丽, 谢光荣(2012). 心理弹性的心理社会及生物学机制. 医学与哲学, 33(3), 32-33+36.
[5] 连帅磊(2016). 青少年同伴依恋对抑郁的影响: 朋友社会支持和自尊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39(5), 1116-1122.
[6] 唐海波, 李小玲(2013). 工读生同伴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8(28), 911-914.
[7] 曾庆巍, 刘爱书, 栗诗羽(2015).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特质抑郁的影响: 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4), 665-669.
[8] 钟歆, 刘聚红, 陈旭(2014). 青少年同伴依恋: 基于发展的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2(7), 1149-1158.
[9] 朱茂玲, 徐晓叶楠, 林丹华(2013). 小学生受虐待经历与焦虑的关系: 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分析. 中国特殊教育, (10), 80-84.
[10] 朱清, 范方, 郑裕鸿, 孙仕秀, 张露, 田卫卫(2012). 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 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4), 514-517.
[11] Agerup, T., Lydersen, S., Wallander, J., & Sund, A. M. (2015).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al Attachment and Course of Depression betwee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46, 632-642.
https://doi.org/10.1007/s10578-014-0506-y
[12] Rubin, K. H., Dwyer, K. M., Booth-LaForce, C., Kim, A. H., Burgess, K. B., & Rose-Krasnor, L. (2004). Attachment, Friendship, and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in Early Adolescence.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4, 326-356.
https://doi.org/10.1177/0272431604268530
[13] Salwen, J. K., Hymowitz, G. F., Vivian, D., & O’Leary, K. D. (2014). Childhood Abuse, Adult Interpersonal Abuse, and Depression in Individuals with Extreme Obesity. Child Abuse & Neglect, 38, 425-433.
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13.12.005
[14] Sowislo, J. F., & Orth, U. (2013). Does Low Self-Esteem Predic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9, 213-240.
https://doi.org/10.1037/a0028931
[15] Topitzes, J., Mersky, J. P., Dezen, K. A., & Reynolds, A. J. (2013). Adult Resilience among Maltreated Children: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Main Effect and Mediating Model.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5, 937-949.
https://doi.org/10.1016/j.childyouth.2013.03.004
[16] Wingo, A. P., Wrenn, G., Pelletier, T., Gutman, A. R., Bradley, B., & Ressler, K. J. (2010). Moderating Effects of Resilience on Depression in Individuals with a History of Childhood Abuse or Trauma Exposure.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26, 411-414.
https://doi.org/10.1016/j.jad.2010.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