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预防医学 ›› 2020, Vol. 46 ›› Issue (1): 53-55.doi: 10.12183/j.scjpm.2020.0053

• 现场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广东省中小学生动物伤监测结果研究

蔡奕全1, 孟瑞琳2, 许燕君2, 彭丹丹2, 徐浩锋2   

  1. 1.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收稿日期:2019-04-30 出版日期:2020-02-20 发布日期:2020-03-30
  • 通讯作者: 徐浩锋,E-mail:13662400145@163.com
  • 作者简介:蔡奕全(1997—),女,在读大学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预防医学

  • Received:2019-04-30 Online:2020-02-20 Published:2020-03-30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中小学生动物伤的流行特征,为指导中小学生开展学生动物伤干预与制定预防控制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伤害监测系统中广东省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因动物致伤到医院就诊的首诊中小学生(年龄6~19岁)监测报告卡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7年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系统所得广东省动物伤数据完整病例10 719例,动物伤为中小学生伤害第2位。动物伤中男生5 742例,女生4 977例,分别占53.6%、46.4%。7~11岁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49.6%(5 319/10 719)。小学生占59.1%(6 338/10 719)。全年12个月均有中小学生动物伤发生,发生比例最高为8月(1 362例,占12.7%)。动物伤发生地点以家中为主(6 667例,占62.2%)。发生部位主要为上肢(6 533例,占60.9%)。主要致伤动物为狗,占37.8%(4 048/10 719)。结论 动物伤为广东省中小学生的主要伤害原因,应针对动物伤的流行特征,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学生动物伤发生率。

关键词: 动物伤, 学生, 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 

  • R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