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松潘—阿坝地区高演化沥青的成因分析

金聚畅 秦建中 张志荣 范明 张渠

金聚畅, 秦建中, 张志荣, 范明, 张渠. 松潘—阿坝地区高演化沥青的成因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26(4): 370-374.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70
引用本文: 金聚畅, 秦建中, 张志荣, 范明, 张渠. 松潘—阿坝地区高演化沥青的成因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26(4): 370-374.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70
JIN Ju-chang, QIN Jian-zhong, ZHANG Zhi-rong, FAN Min, ZHANG Qu.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HIGH MATURATED BITUMEN IN SONGPAN-ABA AREA[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4, 26(4): 370-374.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70
Citation: JIN Ju-chang, QIN Jian-zhong, ZHANG Zhi-rong, FAN Min, ZHANG Qu.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HIGH MATURATED BITUMEN IN SONGPAN-ABA AREA[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4, 26(4): 370-374.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70

松潘—阿坝地区高演化沥青的成因分析

doi: 10.11781/sysydz20040437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金聚畅(1963- ),男(汉族),江苏无锡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E135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HIGH MATURATED BITUMEN IN SONGPAN-ABA AREA

  • 摘要: 经对松潘—阿坝地区窑沟志留系和当多沟泥盆系发现的沥青进行成因分析,确认窑沟志留系和当多沟泥盆系所采沥青样品为高演化固体沥青,源自于下古生界的志留系或寒武系的泥质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很高,为遭早海西构造运动后使古油藏破坏后的残留部分。本区沥青的成因比较复杂,为冷变质与脱沥青双重作用交替进行的结果,在后期进一步的埋深演化过程中有可能成为再生烃源岩。

     

  • [1] 张渠,秦建中,范明等.松潘-阿坝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岩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03,25(增刊):582~584.
    [2] 蔡立国,郑冰,刘建荣等.青藏高原东部石油地质基本特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 秦德余,吉让寿,高长林等.秦岭-大巴坳拉槽[J].石油实验地质,1987,9(2):104~113.
    [4] 高长林,秦德余,吉让寿等.东秦岭俯冲消减古洋壳的地球化学鉴定[J].石油实验地质,1990,12(2):135~146.
    [5] 吉让寿,秦德余,高长林.吉东秦岭洋关闭和华北与扬子两地块拼合[J].石油实验地质,1990,12(4):353~366.
    [6] 高长林,吉让寿,秦德余等.陕南东秦岭泥盆纪前陆盆地的地球化学鉴定[J].石油实验地质,1991,13(4):325~339.
    [7] 高长林,刘光祥,张玉箴等.东秦岭-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与油气远景[J].石油实验地质,25(增刊):523~531.
    [8] 吉让寿,高长林,秦德余.华北与扬子两板块的拼贴方式与扬子北缘古生代盆地应变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4,26(2):143~152.
    [9] 叶军,王亮国,岳东明等.从新场沥青地化特征看川西天然气资源前景[J].天然气工业,1999,19(3):18~2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21
  • HTML全文浏览量:  34
  • PDF下载量:  52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4-03-04
  • 修回日期:  2004-06-04
  • 刊出日期:  2004-07-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