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岩石地层界面的追踪对比在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实用意义——以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为例

欧阳文生 曹代勇 董强 张建国

欧阳文生, 曹代勇, 董强, 张建国. 岩石地层界面的追踪对比在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实用意义——以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26(1): 53-57. doi: 10.11781/sysydz200401053
引用本文: 欧阳文生, 曹代勇, 董强, 张建国. 岩石地层界面的追踪对比在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实用意义——以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26(1): 53-57. doi: 10.11781/sysydz200401053
OUYANG Wen-sheng, CAO Dai-yong, DONG Qiang, ZHANG Jian-guo. PRACTICALITY OF TRACING OF LITHOSTRATIGRAPHICAL BOUNDAY FOR STEP BY STE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AN EXAMPLE AT WESTERN CLINOTHEM OF LIAOHE SUB-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4, 26(1): 53-57. doi: 10.11781/sysydz200401053
Citation: OUYANG Wen-sheng, CAO Dai-yong, DONG Qiang, ZHANG Jian-guo. PRACTICALITY OF TRACING OF LITHOSTRATIGRAPHICAL BOUNDAY FOR STEP BY STE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AN EXAMPLE AT WESTERN CLINOTHEM OF LIAOHE SUB-BASIN[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04, 26(1): 53-57. doi: 10.11781/sysydz200401053

岩石地层界面的追踪对比在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实用意义——以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为例

doi: 10.11781/sysydz20040105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欧阳文生(1964- ),男(汉族),云南禄丰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及生产工作.

  • 中图分类号: TE135

PRACTICALITY OF TRACING OF LITHOSTRATIGRAPHICAL BOUNDAY FOR STEP BY STE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AN EXAMPLE AT WESTERN CLINOTHEM OF LIAOHE SUB-BASIN

  • 摘要: 盆地的勘探都要经历区域普查、区带详探和局部目标区的滚动开发勘探等几个阶段。在地层划分和对比中,早期主要是利用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大旋回的岩石地层学方法,建立盆地的地层格架。但到了滚动勘探阶段,油田的勘探成熟度已相当高,钻井、开发资料非常丰富,不论是勘探上的滚动扩边,还是开发上的小层对比,在地层的划分对比中,我们具体研究的就是岩石地层界线。对于存在侧向加积的陆相斜坡沉积,岩相界面与时间界面间的交角可能大于零。但具体到局部区域的滚动勘探开发,这种影响我们不作为重点进行考虑。目前现场实施中,具体操作的就是以研究岩石物理界面的三维空间展布为主要内容的岩石地层界面。

     

  • [1] 王捷. 油藏描述——勘探阶段[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 辽河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3)——辽河油田[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3] 陈景达. 块断运动与隐蔽圈闭——以辽河西部凹陷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1982,4(46):254-262.
    [4] 董春梅,等. 储集砂砾岩体成因、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探讨——以辽河西部凹陷高升油田高二、三区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1996,4(4):254-262.
    [5] 林承焰,等. 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识别隔夹层——以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1997,19(3):245-251.
    [6] 郭少武. 松辽盆地南部西斜坡层序地层与油气聚集规律[J]. 石油实验地质,1997,19(4):340-343.
    [7] 陈平和,等. 辽河西部凹陷欢50块杜家台油层储堡岩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1997,19(4):363-367.
    [8] 于兴河,张道建,李胜利,等. 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成岩演化规律[J]. 石油实验地质,1999,21(4):291-296.
    [9] 陈振岩,陈永成,仇劲涛,等. 辽河盆地新生代断裂与油气关系[J]. 石油实验地质,2002,24(5):407-412.
    [10] 黎文清,李世安.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第二版)[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11] 刘波,于会宇,等. 储集层的两种精细对比方法讨论 [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6):94-96.
    [12] 瞿辉,赵文智. 层序格架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5):40-4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79
  • HTML全文浏览量:  53
  • PDF下载量:  27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05-09
  • 修回日期:  2004-01-18
  • 刊出日期:  2004-01-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