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四川成都 61008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镇静、镇痛方法用于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抢救性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将110例需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5组:①对照组:插管前不给予任何镇静、镇痛药物;②芬太尼组:插管前给予芬太尼2 μg/kg,继以芬太尼2 μg·kg-1·h-1维持;③盐酸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插管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 μg/kg+芬太尼2 μg/kg,继以盐酸右美托咪定0.5 μg·kg-1·h-1+芬太尼2 μg·kg-1·h-1维持;④咪唑安定+芬太尼组:插管前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2 μg/kg,继以咪唑安定0.05 mg·kg-1·h-1+芬太尼2 μg·kg-1·h-1维持;⑤丙泊酚+芬太尼组:插管前给予丙泊酚1 mg/kg+芬太尼2 μg/kg,继以丙泊酚0.4 mg·kg-1·h-1+芬太尼2 μg·kg-1·h-1维持。根据以上分组处理后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5组患者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HR)和呼吸频率( RR),氧合指数(PaO2/FiO2)指标,以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严重心率失常(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性早搏、心室纤颤、心跳骤停)发生率等情况。 结果 丙泊酚+芬太尼组及咪唑安定+芬太尼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5.4%和90.9%,高于盐酸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86.4%,P<0.05),但前3组均高于芬太尼组(45.4%)和对照组(31.8%,P<0.05)。插管5 min后5组患者的PaO2/FiO2指标均高于插管前,丙泊酚+芬太尼组、咪唑安定+芬太尼组及盐酸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3组均高于对照组及芬太尼组(P<0.05)。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盐酸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0%)、咪唑安定+芬太尼组(9.0%)和丙泊酚+芬太尼组(9.0%)低于对照组(13.6%)及芬太尼组(18.2%,P<0.05)。插管时及插管后2 min的MAP,丙泊酚+芬太尼组、咪唑安定+芬太尼组低于盐酸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及对照组(P<0.05)。插管时患者的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4分者所占比例别为丙泊酚+芬太尼组90.9%,咪唑安定+芬太尼组86.4%,高于盐酸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组(68.2%,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18.2%)及芬太尼组(22.7%,P<0.05)。 结论 小剂量的丙泊酚+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芬太尼及盐酸右美托咪定+芬太尼均可用于ICU抢救性气管插管,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盐酸右美托咪定+芬太尼在产生镇静作用的同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更小,减少心肌耗氧,是抢救性气管插管时理想的镇静镇痛药物。

引用本文: 周菁, 田坤, 吴奎, 陈章, 肖贞良. 呼吸重症监护室抢救性气管插管不同镇静镇痛方法的比较研究.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4, 13(3): 254-258. doi: 10.7507/1671-6205.2014061 复制

  • 上一篇

    无创机械通气在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患者中的应用
  • 下一篇

    适应性支持通气加肺复张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