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成都 610041);
  • 2.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胃肠肿瘤中心(北京 100142);
  • 3. IDEAL Collaboration,Nuffield Department of Surgic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Oxford,Oxford,United Kingdom(OX3 9DU);
  • 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胃肠外科胃癌研究室(成都 610041);
  • 5. 博鳌乐城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创新中心(海南琼海 571435);
  • 6.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胸外科(成都 610041);
  • 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编辑部(成都 610041);
  • 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武汉 430022);
  • 9.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 心外科(广州  510080);
  • 10. 广东省人民医院 胸外科(广州 510080);
  • 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胸外科(上海 200025);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外科技术和器械的快速创新是外科临床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其评价总体思路与药物干预类似,但具体方法学存在很大差异。2009 年 IDEAL 协作网提出一套适用于外科创新干预的方法学框架—IDEAL 框架,将外科创新技术发展分为 5 个阶段,涵盖从概念提出到推广应用的全生命周期。2019 年,协作网更新 IDEAL 框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临床前评价(Pre-IDEAL),梳理明确各阶段研究目的、核心问题和伦理依据。作为 IDEAL 框架和推荐系统的首篇文章,本文将详细介绍 IDEAL 推荐和框架的产生、发展、具体内容、应用推广现状,旨在促进该方法在国内外科临床研究领域的应用和传播。

引用本文: 喻佳洁, 陕飞, PeterMcCulloch, AllisonHirst, 胡建昆, 孙鑫, 李幼平, 刘伦旭, 刘雪梅, 董念国, 陈寄梅, 乔贵宾, 李鹤成. 外科创新技术/器械临床研究方法学—IDEAL 框架与推荐系列文章之一:IDEAL 框架与推荐介绍.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1, 28(2): 131-136. doi: 10.7507/1007-4848.202011088 复制

  • 下一篇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中国专家共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