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河北承德 067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比较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切开与保留鹅足肌腱两种处理方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行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8例术中保留鹅足肌腱(研究组),22例术中切开鹅足肌腱(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膝侧别、致伤原因、Schatzker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及合并韧带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解剖复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周、12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术后3个月站立位膝关节伸直活动度;术后1、3、14 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情况;术后3、6、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2.8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t=8.339,P=0.000)。术后对照组和研究组骨折解剖复位率(90.9% vs. 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810)。对照组术后发生胫骨近端骨髓炎1例、切口皮肤坏死3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研究组发生干骺端骨不连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40.9% vs. 22.2%)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576, P=0.209)。研究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伸直活动度及术后2周、12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时间延长,两组VAS评分及HSS评分均逐渐改善(P<0.05),而且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HSS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传统切开鹅足肌腱相比,保留鹅足肌腱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患者术后1年内膝关节活动度及提高膝关节功能。

引用本文: 章鑫隆, 慈文韬, 闫石, 罗开文, 闫帅, 张擎柱, 尹雪莲, 张义. 保留鹅足肌腱的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2, 36(2): 170-176. doi: 10.7507/1002-1892.202104066 复制

  • 上一篇

    空心拉力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固定结合缝匠肌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 下一篇

    胫骨侧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的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