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对内侧支撑重建增强固定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支撑重建增强固定技术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对于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和/或粉碎性骨折,在现有锁定钢板基础上进行内侧支撑增强固定十分必要。内侧支撑重建增强固定技术主要分为髓外支撑和髓内支撑,进一步可根据支撑物材料和来源分为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支撑,根据支撑位点分为内侧柱支撑、Calcar 区支撑和肱骨头支撑,根据增强固定物形态可分为腓骨干、股骨头、解剖型腓骨等支撑。临床研究和生物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内侧支撑重建增强固定技术是肱骨近端骨折重要的增强固定方式。结论 内侧支撑重建增强固定技术作为肱骨近端骨折最为重要的治疗策略,是当前临床治疗和研究的热点,但对于支撑方式、支撑位点、支撑物形态和种类等问题尚存在广泛争议,仍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和生物力学试验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以及进行多学科有机融合探究,以期为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提供更优选择。

引用本文: 常祖豪, 张伟, 唐佩福, 陈华. 内侧支撑重建增强固定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1, 35(3): 375-380. doi: 10.7507/1002-1892.202009127 复制

  • 上一篇

    锌指蛋白 A20 对兔腰椎间盘退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下一篇

    带血管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