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北京 100035);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角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03 年 12 月—2007 年 12 月 71 例行单节段 Bryan 假体 CADR 且随访超过 10 年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44 例,女 27 例;年龄 26~69 岁,平均 45.9 岁。根据术后出院前侧位 X 线片测量的人工颈椎间盘角结果将患者分为后凸组(人工颈椎间盘角为负值)和非后凸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以下指标:影像学指标 [颈椎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 Cobb 角(负值表明手术节段存在局部后凸畸形)、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分级(3、4 级为高等级)];临床功能指标 [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整体疗效评估(Odom 评分)]。结果71 例患者分为后凸组 24 例、非后凸组 47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165 个月,平均 128 个月。术前两组患者颈椎整体活动度及手术节段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组手术节段 Cobb 角显著低于非后凸组(t=2.636,P=0.013)。末次随访时,两组颈椎整体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3,P=0.168),但后凸组手术节段活动度和 Cobb 角均显著低于非后凸组(P<0.05)。根据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 Cobb 角,后凸组局部后凸畸形 9 例(37.5%),非后凸组 7 例(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31)。两组 PO 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4,P=0.004);其中后凸组低等级 PO 10 例(41.7%)、高等级 PO 14 例(58.3%),非后凸组低等级 PO 36 例(76.6%)、高等级 PO 11 例(23.4%)。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 JOA 评分、NDI,以及末次随访时 JOA 改善率及 Odem 评分、手术前后 NDI 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颈椎间盘角后凸可能会导致 CADR 术后远期手术节段活动度降低,局部后凸和高等级 PO 的发生率增高。

引用本文: 宋卿鹏, 田伟, 何达, 韩骁, 张宁, 王晋超, 李祖昌, 冯啸. 人工颈椎间盘角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8, 32(5): 526-530. doi: 10.7507/1002-1892.201710083 复制

  • 上一篇

    股骨干无菌性骨不连的最新治疗进展
  • 下一篇

    经后路骨折间隙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应力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