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109.151
  • 學位論文

台灣大悲咒水法門之研究-以功德山中華國際大悲咒水功德會為中心

Research of Taiwan Guanyin Dharma-Paryāya -A Study Centered On Gong-De-Shan Da-Bei-Jhou-Shuei International Charity Association

指導教授 : 釋慧嚴
共同指導教授 : 鄭瑞明(Ruei-Ming jheng)

摘要


佛教修行次第為信、解、行、證,本論文乃以此種次第來論述「大悲咒水法門」。換言之,本論文研究台灣當代「大悲咒水法門」之宗教理論-此乃為「解」:與實踐過程之現象-此乃為「行」;而實踐過程後有所感應-此乃「證」。 本論文以功德山中華國際大悲咒水功德會(以下略稱「功德會」)為研究中心之由,乃因功德會為台灣當代新興佛教團體之一,成立迄今已八年多,其所弘揚之大悲咒水法門,一門深入之修行方式為當代佛教團體鮮少聽聞,實有研究之必要。 據此,本文第二章,乃探討大悲咒水法門之理論依據,從佛教經典與現有文獻上探討大悲咒之史料、翻譯本與功德利益,並試著探尋台灣誦持大悲咒法門之記載。此外,以文獻與科學角度探討,大悲咒水轉化,並以功德會實際修持儀式,二者加以比較。嘗試從觀音信仰之角度,加以討論。 本文第三章,乃觀察功德會實踐大悲咒水法門過程之現象與其目前弘法狀態,並比較分析台灣另一個以修持大悲咒水法門(毋寧說是佛水)之道場-九華山大興善寺,二者作一分析比較,以期得到功德會於台灣佛教上所顯示之意義與特色。 本文第四章,先探討大悲咒水之感應意義,緊接著分析智成居士所編輯之《觀世音菩薩靈應事蹟實錄》,以了解台灣當代庶民社會之觀音信仰感應之現實狀態;後將分析之結果與功德會所修持大悲咒水法門之感應加以對照,二者經分析比較而得出,實踐大悲咒水法門之獨特感應乃為「天降舍利」之現象發生。 最後,綜合前面所述功德會所提倡之大悲咒水法門,於當代台灣庶民社會與觀音文化之特色,並歸納出本論文研究成果與個人看法。

關鍵字

功德山 大悲咒水 觀音 信仰 南瀛佛教 大興善寺 感應 舍利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2、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新竹縣志初稿》,台北:台灣銀行。
4、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嘉義管內采訪冊》,台北:台灣銀行。
7、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天妃顯聖錄》,台北:台灣銀行。
1984《中國佛教發展史中冊》,台北︰天華出版社。
48、釋慧嚴2008《台灣與閩日佛教交流史》,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