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景怡
Chou, Ching-Yi
論文名稱: 國中男學生對家政課的觀點
A Study of the Perspectiv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le Students towards Home Economics Curriculum
指導教授: 許殷宏
Hsu, Yin-Hung
口試委員: 楊洲松
Yang, Chou-Sung
鄭英傑
Jheng, Ying-Jie
許殷宏
Hsu, Yin-Hung
口試日期: 2022/11/2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家政課觀點因應策略學生文化
英文關鍵詞: home economics, perspective, coping strategies, student culture
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0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2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家政課的意義與範圍、家政課的起源,都讓家政課具有特定的性別象徵意義。再加上社會脈絡中,家庭中傳統的家務分工、學校中的同儕互動、教師期望、休閒活動,以及社會中不同科系、職業與地位的社會階級,導致即使性別平等教育已經推行多年,性別刻板印象已經趨緩,但卻仍然存在,進而影響男學生對家政課的觀點。
    本研究選取臺北市某高中之國中部作為研究現場,以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取為期一年左右的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和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而後進行質性研究的資料分析,歸納出以下四點結論:

    壹、男學生對家政課的看法仍難擺脫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並常以升學考試判定課程價值。
    貳、男學生家政課的學習經驗主要受家庭分工和課程內容的影響,但教師期望及同儕關係進一步強化男學生對家政課的刻板印象。
    參、男學生在家政課的主要因應策略偏向順從型,但也會和退縮型與強硬型策略搭配使用。
    肆、家政課的內容已無法符應當前社會生活型態的轉變,亦未能考量男學生日常生活的需求。

    The meaning, scope and origins of home economics curriculum have given the subject a gender-specific symbolic meaning. In addition, the traditional gender division of domestic work, peer interaction, teacher expectations, leisure activities and the social hierarchy of subjects, occupations and status within the social contex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persistence of gender stereotypes. Even though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has been in place for many years and gender stereotypes have been eased up, which in turn affects male students' perspectives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in home economics curriculum.
    In this study, a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ite, and the eighth-grad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conducted over a period of about one year to collect data. The following four conclusions were drawn from the data analysis:(1) Mal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home economics curriculum are still constrained by gender stereotypes, and the value of the curriculum is often judged on the basi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2)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male students in home economics curriculum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gender division of domestic work and the curriculum, but teacher expectations and peer relationships further reinforce the male students' stereotypical perception of home economics curriculum; (3) The main coping strategy of male students in home economics curriculum is conformity, but it is also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retreatism and intransigence; (4) The content of the home economics curriculum is no longer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changes in the lifestyle of society and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male students in their daily liv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父權體制的影響-家政是女生的事 9 第二節 家政課的意義、起源與發展 16 第三節 學生觀點 27 第四節 家政課的相關研究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49 第三節 研究程序與步驟 58 第四節 資料編碼與分析 61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62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4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67 第一節 男學生對家政課的看法 67 第二節 男學生在家政課的學習經驗 74 第三節 男學生對家政課的因應策略 92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建議 118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122 參考文獻 125 附錄一 知情同意書 135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36

    一、中文部份
    王屏(2018)。高中家政課國際面向課程教學之自我研究-以斯里蘭卡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王翊涵(2001)。女性特質國中男學生其校園人際處境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史佩君(1965)。初級中學 家事 第一冊。正中。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A. G. Johnson 著。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1)。A. G. Johnson 著。見樹又見林(The Forest and the Trees)。群學。(原著出版年:1997)
    朱建民(2003)。男女想法是否有別?載於王雅各(主編),男性研究(頁34-37)。五南。
    江明熹(2007)。國中學生對家政教育課程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何春蕤(1998)。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元尊。
    何慧敏(1999)。新加坡中學家政之研究。家政教育學報,2,45-65。
    余嬪(1990)。婦女的忙與盲——談婦女的休閒賦權與自覺。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與跨越(頁34-37)。五南。
    吳怡貞(2017)。學校推展「食農教育」之策略研究:以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位論文服務平台。
    吳美枝(2018)。融入食農教育概念之家政課研究-以屏東縣某國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亦芳(2017)。像女孩一樣愛運動!性別平等意識運用於國中體育課程之實務經驗。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8,67-72。
    李欣諭(2017)。中學校園男學生對女教師性騷擾之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素君(2014)。現行高中家政教科書性別偏見之研究。中等教育,65(4),79-102。
    李惠恩(2001)。非傳統科系的選擇─家政領域男學生就學經驗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麗凰(2007)。我的性別教育專業成長經驗-女性主義教育學觀點(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位論文服務平台。
    卓宜燕(2015)。中學女生的家政課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探究(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周宜潔(2009)。烹飪文化資本、文化中介者與飲食品味塑造—以農會家政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周愚文,洪仁進(2005)。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師大書苑。
    周麗端、魏秀珍、葉明芬、曾慶玲、鄭忍嬌(2018)。家政學及家政教材教法發展、現況、問題及展望。載於黃政傑、吳俊憲、鄭章華(編著),分科教材教法:問題與展望(頁169-183)。五南。
    林如萍(2007)。家政的傳統與創新-談綜合活動之家政教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9,26-42。
    林青肯(2013)。數位影片融入國中家政教學之成效研究——以基本手縫教學為例(碩士論文,吳鳳科技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思吟(2016)。淺談差異化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3),118-123。
    林麗珊(2013)。女性主義與性別關係。五南。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國中綜合活動課本 第一冊。南一。
    洪久賢(1994)。高中生學習家政需求之研究。文景。
    洪久賢(2000)。從家政教育談生活與素養。訓育研究,39(4),46-48。
    洪久賢(2005)。課程改革中的家政教育議題。教育研究月刊,139,55-65。
    洪久賢、蔡長艷、黃鳳雀(1998)。國中家政科實施批判思考教學之成效研究。家政教育學報,1,1-20。
    胡玉如(2017)。國中家政課融入食農教育歷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殷童娟(1999)。兩性平等教育融入式有效性教學策略之研究--以高中家政課為例之個案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高淑貴、龔玟艷、鄭淑子、李秀靜、梁炎明(1996)。日本中小學家政教育的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6-2418-H-002-001-F12)。臺灣大學。
    國立編譯館(1969)。國民中學 家事科教科書 第一冊。國立編譯館。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綜合活動領域。國家教育研究院。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國中綜合活動課本 第三冊(2上)。康軒。
    張岩冰、彭薇譯(2011)。A. McRobbie著。女性主義與青年文化(Feminism and Youth Culture)。河南大學。(原著出版年:1990)
    張芬蘭(2004)。心與欣交融的行動列車-我在性別教育實踐的閃亮日子(碩士論文,慈濟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盈堃(2010)。澳洲男孩教育的啟示與校園弱勢社群的關懷。教育資料集刊,46,119-136。
    張家瑋(2011)。從泳池到大海--國中初任女老師與男學生性別互動之敘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嘉纓(2015)。三名國中智能障礙男學生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教育部(2009)。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取自https://www.k12ea.gov.tw/files/common_unit/a72854小蔡-45bf-4371-b514-3eb12aff9871/doc/99%E6%99%AE%E9%80%9A%E9%AB%98%E4%B8%AD%E8%AA%B2%E7%A8%8B%E7%B6%B1%E8%A6%81.pdf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活動領域。
    教育部(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
    教育部統計處(2021)。性別統計指標彙總性資料。取自
    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DCD2BE18CFAF30D0
    許美瑞(1981)。美國家政教育發展之研究。文景。
    許美瑞(1996)。最有價值的中小學核心課程-家政。中華家政,25,1-14。
    許美瑞(1998)。關懷本位的家政教育:廿一世紀的家政課新典範。課程與教學, 1(4), 95-112。
    許美瑞(2003a)。澳洲昆士蘭的初中家政課探討。家政教育學報,4,1-19。
    許美瑞(2003b)。澳洲昆士蘭的高中家政課探討。家政教育學報,5,23-40。
    許美瑞、周麗端、薛秀(2001)。國民中學家政科環境價值教學效果探討。課程與教學,4(1),21-50。
    許喬斯(2017)。創意思考教學融入國中家政烹飪課程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許雅筑(2019)。「分」與「合」──家政課實施分組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妍穎、許美瑞(2003)。國中學生生活經營能力學習需求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家政教育學報,4,40-62。
    陳怡妏(2016)。以合作學習法探討國中家政與美感教育融合之成效(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彥文(2007)。國中男學生男子氣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英豪(2016)。公立高中數理資優男女生數學學習歷程與成就之差異性探討。資優教育季刊,141,11-19。
    陳婉琪(2013)。高中生選組行為的原因與結果:性別、信念、教師角色與能力發展。臺灣社會學,25,89-123。
    陳雅珊(2019)。食育課程對於國中生低碳飲食知識與行為之研究-以家政課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肇華(2009)。城鄉高中職學生參與休閒活動及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曾瑞芬(2013)。使用雲端影音平台 YouTube 探討對學習態度與學習意願影響之研究-以國中家政課為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曾慶玲、李秀靜(2013)。當家政遇上食育。中等教育,64(4),86-108。
    游子萱(2019)。學校推行食農教育之研究-以四位高中家政教師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位論文服務平台。
    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2010)。性別教育。華都。
    甯應斌、何春蕤(2000)。邁向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性教育──教育就是性教育,性教育就是教育。載於何春蕤(主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頁373-398)。麥田。
    童怡箏、周麗端(2013)。臺灣高中家政課的變革:從84課程標準到99課程綱要。中等教育,64(4),14-32。
    黃勇壬(2019)。「男」以成為助產師:助產科系男學生之性別化教育經驗(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若飴(2007)。探討性別和不同性質體育課程下教導方式、學習動機及學習 策略與大學生桌球課學習滿意度之間的關係。台灣運動心理學報,10,15-36。
    黃國光(譯)(2016)。Ranjit Kumar著。研究方法:入門與實務(Research methodology: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15)
    黃碧華(2014)。國中家政課實施共同學習法對學生學習動機影響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儒玉、謝宛庭、黃潔如(主編)(2019)。家政。育達。
    黃靜芬(1985)。性別角色與國中男女生學習家政之需要及興趣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
    黃鴻文(2000)。中學生次文化一反智主義乎?社會教育學刊,29,171-195。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學富。
    黃鴻文(2005)。如何從事學生文化的詮釋性研究:幾個方法問題的討論。中等教育,56(5),4-23。
    黃鴻文、王心怡(2010)。教育分流與性別再製⎯⎯二班高中女生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1),127-174。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31。
    黃鴻文、鄭英傑、王俐蘋(2016)。為何不傾聽學生的聲音?學生課程觀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6(1),127-152。
    黃璽瑞(2016)。中小學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舞蹈之性別經驗探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楊幸真(2007年10月6-7日)。高中男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做性別」、「做男孩」 ,載於台灣女性學學會舉辦之「家庭與工作:變遷現象與多元想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葉明芬(2001)。國民中學兩性平等教育融入式教學實施研究-以家政科為例 (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葉郁君(2016)。應用翻轉教室提升國中家政課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詹雅茹(2010)。多元文化教育融入高中家政課程之實驗研究-以新移民族群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詹瓊華(2003)。高中家政課實施創造思考教學之成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位論文服務平台。
    詹瓊華、黃馨慧、吳明雄(2009)。家政課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3(1), 43-74。
    劉玉玲(2003)。教育人類學。揚智。
    劉玉萍(2019)。親子衝突下的青少年情緒自我調節歷程探討-情緒教育融入國中家政課(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揚智。
    衛生福利部(2020)。中華民國 108 年 15-64 歲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mohw.gov.tw/dl-62912-9891f121-03dd-4f07-9b68-e81b40418ccf.html
    賴友梅(2002)。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教育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頁45-66)。五南。
    錢卓升(1986)。家政教育。文景。
    謝宛庭(2020)。資訊融入高中家政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膳食計畫與製作」課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謝宛庭(2020)。食物實作影片融入家政課之討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5),113-117。
    謝臥龍(2012)。性別認同旅程中,人我、己我關係的探討。載於何珮瑩編著,性別研究簡單說3 /Gender studies/ 2008 年 10 月演講集。臺北市:何珮瑩。
    謝銀沙(1996)。玫瑰花叢中的老虎:一位男性家政教師生涯抉擇的心路歷程。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8,85-108 。
    簡文吟、伊慶春(2012)。夫妻權力模式的持續與變遷:家庭決策與家務分工的分析。載於伊慶春、張英華(主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頁125-179)。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羅安琍(2013)。「從服裝改造再現家政綠風尚」系列課程教學分享。中等教育,64(4),76-85。
    譚光鼎(2000)。原住民學生適應與流失問題──新竹縣原住民學生的探究。原住民教育季刊,27,45-68。
    貳、英文部分
    Becker, H. S., Geer, B., Hughes, E. C., & Strauss, A. L. (1961). Boys in white: Student culture in medical school.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Certeau, M., Giard, L., & Mayol, P. (1998).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Vol. 2, Living and cooking.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oleman, J. S. (1961). The adolescent society: The social life of the teenager and its impact on education.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Eder, D., & Parker, S. (1987).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gender: The effects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n peer-group cultur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0(3), 200-213.
    Eisner, E., & Peshkin, E. (1990). Qualita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 The continuing debate.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Furlong, V. J. (1984). Interaction sets in the classroom: Towards a study of pupil knowledge.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The sociology of pupil culture (pp.145-160). Milton Keynes,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Geertz, C. (1973). Thick description. In C. Geertz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pp. 3-30).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ibson, M. A. (1987). Punjabi immigrants in an American high school. In G. B. Spindler & L. S. Spindler (Eds.), Interpretive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Athome and abroad (pp. 281-31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ammersley, M., & Turner, G. (1980). Conformist pupils? In P. Woods (Ed.), Pupil strategies (pp. 29-49). London, UK: Croom Helm.
    Hargreaves, D. H. (1967). Social relations in a secondary school. London, UK: Routledge & Kegan Paul.
    Hargreaves, A. (1984). The significance of classroom coping strategies. In A. Hargreaves &P. Woods (Eds.), Classrooms and staffrooms: The sociology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pp.64-85). Milton Keynes,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Holland, D. C., & Eisenhart, M. A. (1990). Education in romance: Women, achievement and college culture.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Robbie, A. (1991). Feminism and youth culture: From Jackie to just seventeen. London, UK: Macmillan.
    Measor, L. (1984). Gender and the sciences: Pupils' gender-based conceptions of school subjects.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pp. 89-105). Milton Keynes,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Merriam, S.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Ogbu, J. U., & Simons, H. D. (1998).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A cultural-ecological theory of school performance with som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29(2),155-188.
    Owens, J. (2016). Early childhood behavior problems and the gender gap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89(3) 236–258.
    Pullman, A. (2018). Gendered pathways from school to work: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ield of study and non-standard employment outcomes in Canada.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58, 44-53.
    Rist, R. C. (1970). Student social class and teacher expectations: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n ghetto educatio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40(3), 411-451.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u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oods, P. (1979). The divided school. London, UK: Routledge & Kegan Pau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