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浩昀
Lee, Hao-Yun
論文名稱: 觸法少年成年後重回社會之正向主觀經驗
The journey of grown-up juvenile delinquents developing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after returning to society
指導教授: 王永慈
Wang, Yeong-Tsyr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0
中文關鍵詞: 觸法少年重回社會正向主觀經驗
英文關鍵詞: juvenile delinquents, return to society,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77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0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欲探討過去曾為觸法少年之成年人,其成年後選擇重回社會,並持續於社會上穩定發展,以致終能獲得正向主觀經驗之歷程。研究主要透過質性訪談法,深入去瞭解六位曾從事觸法行為、有接受司法處遇之少年,其於早期成長背景、歷經觸法事件與司法處遇階段,至日後重回社會、並於社會上發展出正向主觀經驗的歷程與脈絡。
    研究發現,參與研究的六位受訪者,他們在觸法事件發生前的早期生命歷程中,充滿著各式各樣酸甜苦辣的生活經驗,包含經歷動盪的家庭氛圍、在學校亦屬於課業被邊緣化的學生等;因此,他們的早期生活重心遂趨向於社會上摸索,而普遍有著多采多姿的社交生活。而至觸法事件與司法處遇階段,屬於受訪者們生命歷程的轉折期;因著觸法事件爆發,改寫受訪者們既有的慣性生活模式,並隨著司法處遇與社政系統的資源挹注,使他們的生活圈中多了正向資源的協助與充權,家庭內部的正向環境亦逐漸興起。在這些內外在資源的協助下,受訪者們此階段已產生改變現狀、欲重回社會好好生活的動機。爾後,再度出社會時,受訪者們帶著強烈的使命感與人生目標,於自身認為值得投入之領域,深入地紮根與發展;多年下來,終能於自身的發展領域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得以從中獲得正向主觀經驗。因此,研究最後根據受訪者們一路以來的發展情形與需求,針對教育體系、職場發展,以及其他社會工作可提供服務之層面,提出相關之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from the grown-up juvenile delinquents deciding to return to society and developing well. There were six grown-up juvenile delinquents participating in this stud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journey about how they developed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re were many ups and downs through these six grown-up juvenile delinquents’ early years, such as unstable families and being marginalized in school. Thus, they turned to focus on their social lives. However, their lives changed when they broke the law and received judicial interventions. With judicial interventions and resources from social affairs systems, they had the motivations to change their status quo. These social resources also strengthen their family bonds. From then on, these juvenile delinquents nourished strong dedication to the fields that worth development. After several years, they now have stable lives and could attain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from their careers or lives.
    Last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 mak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education systems, workplaces and social service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5 第三節 名詞解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觸法少年與少年司法處遇........9 第二節 正向主觀經驗的內涵........20 第三節 充權觀點........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40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41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4 第四節 研究的嚴謹性........46 第五節 研究倫理考量........48 第四章 酸甜苦辣的青春生活—蟄伏時期........50 第一節 跌跌撞撞的青春路........50 第二節 從早期生活看正向主觀經驗........63 第五章 觸法事件與司法處遇的洗禮—低潮與轉折........68 第一節 早期生命歷程的大翻盤........68 第二節 從生命的轉折點看正向主觀經驗........78 第六章 出社會後的發展—脫胎換骨........91 第一節 重返社會的契機........92 第二節 出社會的發展歷程之紀實........97 第三節 從出社會發展的歷程看正向主觀經驗........120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136 第一節 研究結論........136 第二節 研究建議........14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對未來研究之建議........154 第八章 後記........156 參考文獻........158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68 附錄二 訪談大綱........169 圖次 圖2-1 我國少年事件處理之流程........14 圖2-2 正向主觀經驗概念架構圖........23 圖2-3 心流狀態模型........25 表次 表2-1 十大代表性之正向情緒........30 表3-1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42

    中文部分
    丁映君(2012)。非行少年生命歷程中的社區處遇對其犯罪止續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王育瑜(2004)。障礙團體設立之按摩中心的充權效用評估:以台北市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9,85-136。
    王順民、張瓊云(2004)。青少年兒童福利析論—童顏、年少、主人翁?。台北市:洪葉。
    王增勇、陳淑芳(2006)。充權的理念與應用-以醫院就業輔導員為例。護理雜誌,53(2),18-22。
    石承旻(2010)。非行少年司法轉向安置生活教養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江雪齡(2008)。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台北市:心理。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5)。少年事件處理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C001001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5)。勞動基準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30001
    汪筱媛(2011)。從天主教靈修高峰經驗與瀕死經驗談靈性的重要與開展—從單國璽樞機主教談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新北市。
    何明晃(2008)。淺談警察與少年事件處理法。臺灣高雄少年法院院刊,12。取自http://ksy.judicial.gov.tw/chinese/Publish_1.aspx?n=10246&SN=47
    何思函(2009)。新移民草根組織之發展模式與充權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佘柏龍、陳一斌(2015)。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思考愛滋病患支持團體之運作方式。諮商與輔導,349,6-10。
    李自強(2001)。觸法少年安置輔導執行現況及其影響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新民(2010)。正向心理學在學校教育上的應用。台北市:麗文。
    李瑟(2012年7月6日)。升學主義那裏來?。天下雜誌16期。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9825
    李翠卿(2013)。蕭敬騰:那溫暖,讓我想變成好一點的人。親子天下雜誌,46。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9872
    法務部矯正署臺北少年觀護所(2015)。歷史沿革。取自http://www. tpj.moj.gov.tw/ct.asp?xItem=6184&CtNode=7575&mp=088
    明陽中學(2011)。成立宗旨。取自http://www.myg.moj.gov.tw/ct.asp?xItem=113472&CtNode=21911 &mp=075
    明陽中學(2016)。歷史沿革。取自http://www.myg.moj.gov.tw/ct.asp?xItem=113472&CtNode=21911 &mp=075
    邱珍琬(2003)。親職教育。台北市:五南。
    卓雅苹(2005)。非行兒少安置輔導處遇中社會工作者之服務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周文祥、謝秀芳(1995)。運動員的高峰表現與高峰經驗。中華體育季刊,9(2),15-20。
    周愫嫻(2004)。少年犯罪。台北市:五南。
    林千芩(2012)。陪伴非行少年之社工觀點:社會工作應用於少年觀護制度。社區發展季刊,137,155-165。
    林明玲(2016年3月1日)。少年安啦計畫二梯開訓。勝利之聲廣播公司。取自http://www.e-go.org.tw/victor/news_detail.asp?CateID=1&NewsID=29461
    林政龍(2006)。台北市青少年的休閒參與特性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羿坊(2001)。少年受保護管束經驗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思彤(2007)。已婚女性教授工作與家庭的關係—從生涯發展的角度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國楨、劉秀嫚(2013)。校園霸凌之文化社會學觀點分析。載於翁福元主編,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萬億(2013)。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第三版)。台北市:五南。
    吳建豪(2011)。生命中挫折之必須。師友月刊,532,19-24。
    洪雪蓮、馮國堅(2003)。社區工作與青年充權。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主編),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105-125頁)。台北市:五南。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原作者:Martin E. P. Seligman)。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2)
    胡中宜(2013)。安置青少年自立生活能力量表之發展與驗證。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1(2),63-86。
    胡中宜(2014)。離院青年自立生活之優勢經驗:社會工作者的觀點。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0,45-90。
    侯雅齡(2009)。幼兒在參與動手做科學活動歷程之心流研究:潛在成長模式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4(3),81-105。
    高麗鈞(2012)。照亮自立少年的未來:獨立生活服務作為離開安置系統少年成功重返社區的關鍵。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1,71-85。
    徐錦鋒(2009)。從社會工作觀點探討少年觀護工作。社區發展季刊,128,125-138。
    孫國華(2011)。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談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實施之原則。諮商與輔導,304,11-14。
    黃子慧(2009)。未成年青少女生育後對結婚、出養、就學之決策歷程—以充權觀點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南市。
    黃俊傑(2008)。心理學新典範:談正向心理學。國教之友,59(2),58-65。
    黃郁婷(2008)。打造快樂的學習殿堂—以正向心理學理念談班級經營。臺灣教育,652,54-57。
    曹葳(2010)。相信自我:正向心理學面面觀—探討資訊人員的創造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莊耀嘉(1990)。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台北市:桂冠。
    許雅雯(2013)。少年該何去何從-少年更生保護資源網絡的斷裂與再連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陳向明(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志明(2014)。休閒涉入對流暢經驗區別效果之研究:以參與壘球活動者為例。交大體育學刊,7,1-12。
    陳貞夙(2011)。感化教育處遇計畫書執行成效之初探。臺灣高雄少年法院,18,25-38。
    陳皎眉、李睿杰(2013)。永遠幸福美滿—由正向心理學看幸福感。文官培訓季刊,1,109-118。
    陳康怡、盧鐵榮(2010)。青年、隱蔽與網絡世界—去權與充權。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陳雯君(2008)。親子關係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陳煜仁(2009)。持久涉入、情境涉入與沉浸體驗在休閒活動之關係研究—以日本角色扮演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屏東縣。
    陳珮青(2014)。觸法少年安置結案後生活經驗之探討—以再犯少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毓文(2011)。少年福利服務。載於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臺灣社會(第二版)(113–118頁)。新北市:巨流。
    陳慈幸、蔡孟凌(2009)。少年事件處理法—學理與實務。台北市:元照出版社。
    陳暢偉(2008)。澳門青少年對賭博的態度與行為:四個犯罪學理論的驗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陳騏龍(2011)。從正向心理學出發談霸凌的正向管教。諮商與輔導,304,24-27。
    郭文正(2013)。正向快樂行—談運用敘事治療來實踐正向心理學。諮商與輔導,328,5-14。
    郭靜晃、曾華源(2000)。少年司法轉向制度之因應。台北市:洪葉。
    彭康哲(2014)。探討醫務社工經歷案主死亡之正向主觀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
    曾文志(2005)。戰勝逆境的秘訣—兒童發展的保護因子與機制。師友月刊,459,33-39。
    曾文志(2006a)。活出生命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認識。師友月刊,464,0-7。
    曾文志(2006b)。開創美好的生活—正向心理學的基本課題。師友月刊,466, 54-61。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17-441。
    曾怡茹、林正昌(2015)。從禪坐者之身心體驗重新理解高峰經驗。教育心理學報,47(2),179-198。
    葉中雄(2002)。面對挫折。師友月刊,419,71-73。
    葉眉伸(2010)。論少年之感化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永進(2004)。高峰表現、高峰經驗與流暢經驗之比較。大專體育,71,153-159。
    張定綺(譯)(1996)。快樂,從心開始(第二版)(原作者:M . Csikszentmihalyi)。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淑慧(2009)。司法社會工作概述。社區發展季刊,128,155-168。
    張景然(2001)。青少年犯罪學。台北:巨流。
    張慧敏(2000)。少年事件保護處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張瀞文(2008)。澎湖地區受保護管束少年逃家經驗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楊士儀(2006)。青少年暴力犯罪台北地區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楊欣雅(2013)。正向班級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楊原芳、徐靜輝(2007)。最適體驗量表之發展—以體育運動與休閒活動之體驗感受評價。明新學報,33,89-103。
    楊美紅(2009年4月7日)。先解心結 希望之家才有希望。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tn.com.tw/
    楊雅雯(2011)。經常逃學逃家虞犯少年之最適司法處遇—以釋字第664號解釋後的司法處遇個案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鄭曉楓、余芊瑢、朱惠瓊(譯)(2014)。正向心理學(原著:雸)。台北:揚智。(原著出版年:1993)
    趙維生(2003)。弱勢社群的充權探討。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主編),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251-262頁)。台北市:五南。
    趙雍生(1997)。社會變遷下的少年偏差與犯罪。台北市:桂冠圖書。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2015)。少年事件處理流程。取自http://ksy.judicial. gov.tw/chinese/CP.aspx?s=485&n=10397
    賴碧怡(2010)。司法保護少年與工作者之依附關係及其行為控制之相關性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1),93-116。
    蔣東霖(2003)。依附、社會學習與少年偏差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蔡汶修、蘇慧慈、紀俊吉(2010)。正向心理學簡介兼論對休閒活動之啟示。休閒運動期刊,9,93-101。
    蔡杰伶(2010)。優勢觀點為基礎之探索教育團體對感化教育少年增強權能的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蔡侑達(2011)。計劃與管制:一個台灣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蔡德輝、楊士隆(2003)。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四版)。台北市︰五南。
    蔡德輝、楊士隆(2000)。犯罪矯正新趨勢—社區處遇制度之可行性研究。法學叢刊,179,41-55。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市:心理。
    潘曉萱(2015)。少年感化教育之理念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歐乃瑋(2010)。正向心理學於增進亞斯伯格症孩童社交功能之運用初探。諮商與輔導,295,19-23。
    衛生福利部(2013)。兒童及少年結束家外安置後續追蹤輔導及自立生活服務作業規定。取自http://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105&pid=713
    盧名瑩(2010)。國中生的金錢態度與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盧鐵榮、蔡紹基、蘇頌興(2005)。解構青少年犯罪及對策: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經驗。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蘇益志(2006)。觸法少年輔導實務—晤談室中的沉思、領悟與行動。台北市:心理。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簡美華(2014)。兒時性創傷與社會工作處遇。台北市:洪葉。
    顏巧怡(2011)。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志願服務傾向相關因素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0(2),61-88。
    羅玉珠(2011)。外在社會控制、內在價值信仰與兒童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羅婉娥、古明峰、曾文志(2013)。正向情緒課程對國中生生活適應及情感狀態效果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3),609-627。

    英文部分
    Charles D. Cowger (1994). Assessing client strengths: Clinical assessment for clientempowerment, Social Work, 39, 262-268.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reventchildabusenj.org/documents/fop_admin/9407122511.pdf
    Cox, E. O. & Parsons, R. J. (1994). Empowerment-oriented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the elderly.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1990). 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Elin B. Strand, John W. Reich, Alex J. Zautra (2009). Positive emotions. In Shane J.
    Lopez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721-727). Chichester, UK: Wiley-Blackwell.
    Elisheva Sadan (2004). Empowerment and community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Richard Flantz, Trans.). Tel Aviv: Hakibutz Hameuchad.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7)
    Fredrickson, Barbara L. (2009). Positivity: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Reveals how to Embrace the Hidden Strength of Positive Emotions, Overcome Negativity, and Thrive. New York: Crown.
    Fredrickson, Barbara L. (2013).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and buil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7, 1-53.
    Kate Hefferon & Ilona Boniwell (2011).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Maidenhead: Open University Press.
    Lincoln, Y.S. and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Pilisuk, M., J. McAllister and J. Rothman (1996). Coming Together for Action: the Challenge of Contemporary Grassroots Community Organizing.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2(1), 15-37.
    Parsons, R. J., Gutierrez, L. M., & Cox, E. (1998). A Model for Empowerment Practice. In Gutierrez, L. M., Parsons, R. J., & Cox, E. O. (Eds.),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 Sourcebook. (pp. 3-23).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Ryan, R.M. and Deci, E.L. (2001).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psycholog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 141-166.
    Seligman, M.E.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 Free Press.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14.
    Smith, C. (2008). Positive psychology mind map. Retrieved from http://www. positivepsychology.org.uk/images/stories/files/Claire_Smith_MM.pdf
    Waterman, A.S. (1993). Two conceptions of happiness:Contrasts of personal expressiveness (eudaimonia) and hedonic enjoy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 678–91.
    Zimmerman, M.A. & Rappaport, J. (1988). Citizen participation, perceived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6, 725-75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