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33.96
  • 學位論文

論嘉詳吉藏的二諦並觀法

A Study on Chai-hsiang Chi-tsang's Method of Concurrent Insight of Two Truths

指導教授 : 蔡耀明

摘要


嘉祥吉藏的二諦並觀法是一套特殊的佛教哲學理論,也是一門專業的宗教實修方法。作為一套哲學理論,嘉祥吉藏的二諦並觀法展示了中國佛教三論系學者在某項佛教哲學議題上所秉持的特殊見解,這項哲學議題就是二諦並觀法當中的二諦關係;而作為一門宗教實修方法,嘉祥吉藏的二諦並觀法代表了中國佛教三論系學者在佛教觀法操作上所標榜的專門路數,這種專門路數就是二諦並觀法當中一再強調的並觀模式。   嘉祥吉藏的二諦並觀法包含三種觀法類型,依序為:並觀真諦教與俗諦教、並觀二諦之教與不二之理、並觀凡眾界與聖者界。首先,就「二諦是教」的觀點來說,真諦與俗諦都是方便假說的言教教法。二諦言教的設教目的,是要幫助學者們領悟到超離語言範圍、泯除一切分別而非真非俗(非真諦也非俗諦所能指涉到)的中道實相,亦即,為了達悟非真非俗的中道實相,必須透過真、俗二諦的方便施設才有可能。依此學理反過來說,真、俗二諦的言教施設是以非真非俗的中道實相為目標導向,亦即,為了方便展示中道實相的特殊性質,必須將中道不二的實相境理假說成真、俗二諦。換言之,非真非俗的中道實相經由說法者的方便善巧,可以假說成真諦與俗諦二教,如此一來,真諦教與俗諦教彼此之間,乃至於與非真非俗的中道實相之間便是融通互即的;觀空即是觀有,觀有即是觀空,就這種觀法操作方式來說,則可以並觀真諦與俗諦二教。   其次,二諦教,即言教二諦,是在語言使用方式上所區分出的兩種教法類型,就性質上來說,即是佛教聖者為了方便說法而使用的「假名」。不二之理,是言語道斷的無分別境界,即諸法性空的中道實相。假名權說的二諦之教可以彰顯出諸法性空、中道不二的實相之理,據此,觀解二諦之教即可通悟不二之理,悟得不二之理亦可返觀二諦之教,如此融通無礙的並觀方式便是嘉祥吉藏所倡二諦並觀法的第二種觀法類型。   再說,就究竟意義而言,諸法實相的性質是畢竟性空、無有分別的,只因世間凡夫與佛教聖者的道行深淺及認知差別而分成「有所得」、「無所得」兩種觀點。佛教聖者的道行高於世間凡夫,自然也會知曉世間凡者的有所得之見是怎麼一回事,如此一來,道行有成的佛教聖者可以觀照聖者境界的無所得之境,也可以通曉世間凡夫的有所得之見,運行二諦並觀法,雙照勝義及世俗兩種境界。這是嘉祥吉藏所倡二諦並觀法的第三種觀法類型。這種觀法類型是就凡眾界與聖者界兩個世界的區隔分立、交互影響、關係連結乃至切換轉化、感應融通而組成的。就「凡聖不二」的修學理念而言,從有所得的凡夫心智修到無所得的聖者境界,即是一條首尾相應、真俗並觀的精進不已之道。   透過以上三種並觀類型的次第銜接、層層昇進以及交互轉換、多重聯結,除了可充分發揮佛教般若學的無所得精神以及中國三論學者的唯悟為宗理念之外,也得以在專業的宗教實修操作上展現出一條無礙無方、融通貫徹的全方位觀法之道。   面對眾聲喧嘩的中國佛學界環境,在理念上,以嘉祥吉藏為集大成代表的中國三論學者將教學的首要目標設立於:道理啟示、智慧開發、觀念融通。教法學習的首要目標被標榜在「悟」,則教學方式的揀擇、教授內容的排定,甚至於修學次第的依循、習法法門的講究等,容或成為次要事項。如果一個修學者能夠以融通靈活的悟解方式去觀摩、理解所習得的佛法,並從中得到啟發,獲致幫助,則一切法皆是善法,皆可成立。反之,如果一個修學者不能悟解這些說法並藉之蒙受利益,那麼,所學的教法便乏善可陳。關鍵並不在於教法本身的高明與否,而是在於修學者本身能否通曉得悟、舒暢消化。依據這個標準,嘉祥吉藏明言自家師承的教學精神是「唯悟為宗」,亦即:以幫助學者得悟為教學宗旨。

關鍵字

嘉祥吉藏 二諦 二諦並觀 真諦 俗諦 假名 方便 無所得 唯悟為宗

參考文獻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楊惠南《吉藏》,臺北:東大圖書,1989年。
廖明活《嘉祥吉藏學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劉貴傑《僧肇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1999年。

被引用紀錄


陳平坤(2010)。僧肇與吉藏的實相哲學〔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10181
簡凱廷(2008)。著為累根:嘉祥吉藏經解體系的理論預設及其詮經方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0253
鄭心怡(2009)。維摩詰菩薩般若波羅蜜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111120091602522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