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83.150
  • 期刊
  • OpenAccess

站在台灣農業發展的十字口:1970年代台灣農業政策轉變對農地與農業、農村發展之衝擊

摘要


回顧1968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初期,台灣的農業正是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在「以農扶工」的政策下,台灣農業與農村資源大量的被擠壓進入工業部門,最終在1960年代造成傳統農村與農業生產體系的崩潰。這樣結果的產生,實與台灣在當時積極與國際資本主義連結,並在世界體系的分工支配下的發展政策,有高度相關。但是,為了鞏固國民黨在台灣統治的正當性,在追求經濟持續發展與妥善照顧農民福利兩者間,國民黨政府陷入了「農、工爭地」的發展大辯論。在以李登輝為代表的重農派學者與農復會官員的共同分析與探討下,1970年代最重要的農業改革方案,以「九項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的政策型態,成為國家最主要的農業與農村政策。其政策的核心,其實正是「二次土改芻議」所主張的:擴大個人耕地面積、保留優良農地、降低農業從業人口、提升農民創新與研發能力,讓台灣農民在現代化的科技技術與知識協助下,以家庭農場式的小農經濟體制為主體,提升農業所得。但是,面對國際資本的競爭,以及工業化發展的強勢,還有農村勞動力的流失與老化,1970年代的農業改革政策,並未真正對台灣農業生產結構,產生全面性的改造。但是,卻創造了兩極化的農民結構:仰賴國家資源挹注的小農/糧食農,以及高資本、高投入、高風險的商品農。這樣的農民結構,使得農地的使用出現更多危機。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李佳璇(2013)。台灣城鄉交界的農耕文化:台北都會邊緣的安坑耕種者之菜園生活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0984
林育加、蘇淑娟(2023)。農工並存的鄉村:鹿港頂番婆水五金產業的政治生態學地理學報(104),91-124。https://doi.org/10.6161/jgs.202304_(104).0005

延伸閱讀